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廉政文化 > 廉政网评 > 正文

翻越心中那座“浪浪山”

作者:刘倩影文章来源: 石泉县纪委监委 发布时间:25-09-19 09:11字体大小:

近日,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凭借其独特的叙事视角和深刻的人文关怀引发广泛共鸣。影片中那座云雾缭绕、充满诱惑与挑战的“浪浪山”,不仅是角色命运的舞台,更是现实世界中党员干部在新时代面临多重考验的深刻隐喻。这座山,既象征着成长进步的机遇,也代表着党性原则与私欲诱惑的激烈交锋。

如何在这座山上行稳致远、不迷失方向,已成为每一位党员干部必须深入思考并以实际行动回答的时代命题。它提醒我们,前进道路上从来不是坦途一片,唯有认清风险、把准方向,常拭“心”之镜、慎涉“水”之渊、共破“山”之障,方能真正跨越艰险、抵达理想的高地。

常拭之镜迷雾重重中永葆初心本色影片中,主人公小妖在浪浪山的重重迷雾中徘徊、迷茫,险些迷失方向,这正是对党员干部在复杂环境中面临思想考验的艺术写照。浪浪山的“迷雾”,象征着现实中的各种错误思潮、利益诱惑和围猎陷阱。要翻越“浪浪山”,首要的就是擦亮初心这面“心镜”,确保在任何时候都能辨明方向、看清道路。这要求我们必须持续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从党的科学理论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如同影片主角最终依靠内心的信念穿透迷雾一样,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与坚定,永葆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

慎涉之渊河边湿鞋前恪守行为底线电影中极具象征意义的一幕是,角色在涉水过河时面临的“湿鞋”风险与内心挣扎。“常在河边走,怎能不湿鞋”的世俗观念,在影片中被主人公以高度的警觉和自律所打破。这深刻警示我们,腐败风险往往存在于细微之处,“湿鞋”常始于第一次的“不小心”和“下不为例”。因此,必须将“慎初、慎微、慎独、慎友”作为行为准则,时刻保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警觉,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要自觉净化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于细微处着力,从源头上防范,确保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守住底线、不越红线,避免“一念之差”造成“终身之悔”。

共破之障在“上下求索”中完善治理体系“浪浪山”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隐喻,翻越这座山,不能仅靠个人的意志和力量,正如影片所暗示的,需要同伴的提醒相助和制度的支撑保障。要致力于破除“山”的障碍,就必须共建清朗的政治生态,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形成层层设防、处处提防的“防护网”。要通过强化监督执纪、完善制度机制,让“不能腐”的笼子越扎越牢,“不敢腐”的震慑持续显效,并最终通过思想教育和文化浸润实现“不想腐”的深层自觉,从而汇聚起全员参与、共同翻越“浪浪山”的磅礴力量。

新时代的“浪浪山”考验着每一位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纪律意识和制度自信。唯有以坚定的信念照亮前路,以严明的纪律筑牢防线,以完善的制度凝聚合力,方能在这座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山峰上行稳致远,最终抵达为民服务、担当作为的理想高地,交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合格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