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廉政文化 > 廉政网评 > 正文

因热爱而纯粹

作者:刘松文章来源: 市纪委宣传部 发布时间:25-08-18 10:23字体大小:

“大家好,我叫韦东奕,这是我的账号。”近日,一段仅4秒的抖音自白,让“北大韦神”涨粉上千万。没有滤镜修饰,不见特效加持,朴素的自我介绍何以引发广泛关注?

答案凝结在网友的高赞评论里:“朴实、纯粹、专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实力是最大的底气。”这些赞誉,不仅勾勒出一位数学学者的精神肖像,更折射出不少人对纯粹、专注等稀缺精神品质的深切渴求。

韦东奕的形象已成一个符号:标志性的大号矿泉水瓶,简单的双肩包,常年不变的朴素衣着,日复一日穿梭于办公室、教室与宿舍之间。他不喜社交,言语不多,吃饭常点白菜豆腐。可一旦谈起数学,便瞬间目光如炬,神采飞扬,言语滔滔。这种强烈的反差,正是他纯粹精神的具象呈现:外在极简,内心丰盈。

攻克顶尖难题,问鼎国际金奖……支撑这些耀眼光环的,是韦东奕数十年如一日的极致专注。除生存必需,他将生命的所有热情与能量,毫无保留地倾注于数学世界。不为名利所扰,不为外物所动,潜心钻研,痴迷于智识的攀登。这份深入骨髓的热爱与磐石般的定力,是他成功的基石,也最能打动人心,赢得大家尊敬向往。

在这个信息爆炸、选择泛滥、诱惑如潮的时代,若缺乏对某一领域深沉的热爱与极致的专注,成就便如沙上筑塔,根基虚浮,终将倾颓。许多人对此感同身受:曾几何时,心无旁骛,心神聚焦于一事,忘我投入,往往能收获累累硕果。然而,当激情消减,精力被琐碎事物裹挟分散,私心杂念增多,昔日那种全神贯注、浑然忘我的“心流”状态便再难企及。取而代之的,是注意力的游移,行动的瞻前顾后,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涣散。此般状态,筑起的岂能是坚实的高塔?不过是风中扬沙,徒劳无获。

韦东奕的存在,如同一座矗立于喧嚣时代的精神灯塔。他无声地宣告:纯粹与专注,并非遥不可及的梦幻,而是可以躬身践行的生命力量。真正的热爱,不是心血来潮的星火,而是长久地将整个灵魂沉浸其中,任外界喧嚣鼎沸,心自岿然不动。

纵然工作繁忙,世事纷扰,困难挫折常在,持守“初心如炬”的信念,屏蔽无谓干扰,在热爱的领域持续深耕,日拱一卒,永不言弃,那看似微末的涓滴之力,终将汇成大江大河。村上春树善于利用业余时间,数十年如一日坚持凌晨四点起床写作,筑就文学丰碑;王珮瑜以简朴生活为舟,醉心钻研京剧,续写梨园传奇;李子柒为完美呈现一部视频作品,不惜以半年甚至数载慢工淬炼一帧一画,于互联网时代书写顶流华章。事实证明,所有经得起时间检验的创造,从不在喧嚣的浪尖,而是诞生于专注的深井之中。

梦想从不会辜负每一口深掘的井。那里藏着最本真的自我,也孕育着最持久的创造力量。当我们学会在纷扰中守护心神,自觉远离外界诱惑,将纯粹的热爱化为日常实践,长期精进,笃行不怠,深挖的这口井,终将以其不竭的滋养,映照我们未被浮华蒙尘的灵魂,照亮专注前行的路途。那些看似微小的积累,终将汇聚成改变命运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