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轻干部的成长道路上,有一种值得警惕的现象:部分人过分追求“显绩”,热衷于“短平快”的成果展示,却忽视了打基础、利长远的“潜功”。这种偏爱挤向喧嚣人前,热衷展示显眼成绩的心态,既偏离了为民服务的初心,也模糊了事业发展的长远目标。真正的成长,从来不是在聚光灯下的瞬间闪耀,而是在那些需要沉潜深耕的“瘦田”里、在必须迎难而上的“窄门”前、在无人喝彩的“暗路”上,用实干与坚守为事业扎下根系。
“耕瘦田”须有十年磨剑之韧。岗位的价值从不源于个人风光时刻的闪耀,而在于如齿轮般无声却关键的运转。基层调研、数据核验、政策落实、解释说明......这些看似平淡甚至枯燥的“瘦田”,恰是滋养干部成长的沃土与熔炉。古语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干部的根基正是在一次次脚踏实地的服务中扎牢。
面对事业“荒地”“硬骨头”,唯有以“国之所需,我之所为”的担当挺身而出,才能在平凡的坚守中积累不平凡的力量。
“进窄门”方乃涵养真才之志。人生的“窄门”,往往是鲜有人涉足却通往高处的荆棘之路。对年轻干部而言,它是那些不被追捧但有深刻价值的领域——精研专业知识的寂寞、反复推敲政策细节的枯燥、扎根偏远地区的孤独。《论语》言“吾道一以贯之”,真正的成长源于对专业的执着。如同古时治水“十年九涝”,唯有摸清每一片水纹的脾气,才能驯服奔腾的洪流,守护一方平安。唯有耐得住“窄门”里的寂寞考验,方能掌握破解难题的钥匙。
“走暗路”贵存持烛照胆之明。“暗路”象征着未知与风险,需要“苟日新,日日新”的创新意识。年轻干部当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 勇闯改革“深水区”、敢探发展“无人区”。无论是扎根偏远山村破解贫困顽疾,还是潜心科研攻克“卡脖子”难题,都需要甘坐冷板凳的定力。这种不慕虚名、不图近利的坚守,看似孤独却孕育着突破。真正的奋斗者深知:在未被照亮的角落躬身铺路,最终成就的光明才更持久、更广大。
成长没有捷径,担当贵在实干。年轻干部当以“瘦田”磨砺初心,用“窄门”锤炼本领,在“暗路”上检验担当。要相信,那些在沉默中积蓄的力量,终将在时代需要时喷薄而出;那些在坚守中铸就的品格,必将成为人生最厚重的底色。唯有如此,才能在时代长卷上书写出属于自己的青春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