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初,有幸读到安康市散文学会会长李焕龙所著的《行善者》,读来引人深思、发人深省,觉得这就是一本教人向善的廉书……
该书装饰简约,却心思缜密。粉红、红橙的封面,无数波浪的心形一圈圈漾开,就像爱心善心无限地传递。滚滚红尘,人来人往,善心如花四处绽放扩散,行善需要用心、用情、用爱,无数的善之花绽放、弥漫,就形成了友善的社会,让红尘世间的行善故事四处传播,所到之处皆能感受到善之果、爱之心,这应该就是《行善者》成书的初衷。
《行善者》全书十四辑共138篇(不含后记),其中《秦岭深处的新发现》《我给书友赠书刊》《如此美好的养成教育》《善念能让冰雪消融》等文章朴素寓意深刻。《我给书友赠书刊》直奔主题,通过赠倡导“读安康书、知安康事、做安康人、兴安康业”,所赠书籍皆代表安康文化的特色品牌,可以说书就是光明,亦是文明。
《秦岭深处的新发现》是西工大附中志愿者走进宁陕中学开展“学习新思想,做好接班人”活动两位学生的访谈实录摘编,文中两位来自城市学府的学生用不多的笔墨赞叹了宁陕小城的宁静与清丽,其中杨珂涵语:想让他们遇见最好的自己,通过活动点燃他们心中求知的火苗,带来一束微光,照亮他们心中的信仰......杨柯扬语:以心发现心,不必叹息自己光亮甚微,因为一点点微光聚集起来,就能照亮每一个角落。其实《行善者》何其不是这样?阅读推广是善行,为慈善而撰文阅读推广更是如此。
《善念能让冰雪消融》从“一张照片,能让一对仇人结为兄妹,其奥妙何在?”引入正题,讲述了安康7.31洪灾中由仇人变亲人的感人故事:灭顶洪灾中她和他共同抓住救命木头,他推开她抓过木头逃走,转而良心发现回来找她,没找到,但陆续救了二十多人,他在救人中落下残疾,痛苦了几十年,最后彻底瘫痪,她得知后与他和解转而去帮他。短短的篇幅精彩的故事,正如文末语:“我们的心门,因善念而洞开。我们的热泪,因善念而融汇”。茫茫人世,只有懂得感恩我们才能传递真情和价值,行善帮助他人,造福他人,也幸福自己,受人恩惠时,会获得温暖和动力,施人恩惠时,会获得内心的愉悦和安慰。每一次传递循环的过程都是一次情感与价值的传递,也是善与恶的角逐,当善得以福祉,社会才能在温暖中走向和谐。
《如此美好的养成教育》一文充满慈爱的光芒,呼吁小朋友的良好习惯养成,不仅得益于他们的自我成长,而且有益于家风文明和社会风气的文明。一个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性、为人处世的方式是从小时候一点一滴培养出来的。父母对孩子真正的爱不是无限度地满足他们的需求,而是家风家教的影响。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国家的昌盛离不开一个个家庭的和谐美满,在一个家庭中,优良家风的传承需要父母长辈的言传身教、身体力行,从而子女后辈耳濡目染、形成自觉行动并转化为自身的品德。家风文明通过中华传统美德铭记在中国人民的心灵中,融入华夏子孙的血脉中,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传承的重要精神力量。
《秦岭南坡的便民桥》中的便民桥位于宁陕县龙泉村一组,我在下乡时曾多次走过这条桥。这座桥让我想到了其实人与人的交往需要一座桥,行善也需要一座桥,这座桥就存在于我们心底。它是从小传承的家风,也是需要我们传递实施的家教。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今天,我们要传承家风文明,必须呼唤更多的人参与,把这种光芒化为丰厚的文化滋养。我们党员干部一定要在家风家教的影响下,牢记使命、心系百姓,求真务实、以身作则,切实做到正人先正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我们的国家才能和谐昌盛。
歌德说:“最好不是在夕阳西下的时候幻想什么,而是在旭日初升的时候立即投入行动”。希望我们的党员干部通过读书,读好书,读廉书,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加入到传播善行的队伍中来,用自己的微光影响着一个个乐于行善乐于行动的人,让一心向善的力量散发出熠熠光芒,积极营造一心向善的崇廉尚廉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