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业务之窗 > 宣传教育 > 正文

风正好扬帆——白河县开展家风建设工作纪实

作者:邓启波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17-08-08 09:25字体大小:

错落有致的徽派民居分布在一河两岸,房前屋后的水田里,娇艳欲滴的荷花藏在层层叠叠的莲叶间……走进西营镇蔓营社区,映入眼帘的是一幅今人心旷神怡的乡村田园画卷,宛如徜徉在一片世外桃源。  

“社区的建设能够有今天的成果,离不开我们长期培育的家规家风,只有好家风才能带出好民风、培育好社风,才能凝聚发展的正能量。”在蔓营村当了十几年村支部书记的江长胜道出了社区建设能够快速发展的“秘诀”。  

几年前,蔓营社区还是个仅有十几户人家的小村落,而如今,蔓营新区学校、医院、商店……样样俱全,居住环境舒适、恬静,当地政府还通过招商引资在社区建起服装加工厂,居民在家门口就实现就业,邻近3个镇的群众聚集在这里,100余户3000多人和睦相处,一片其乐融融。  

                                弘扬好家风  

“黄氏家规能在全国推广,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作为黄氏子孙,我们一定要把优秀家风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这样才对得起祖先,对得起后人。”白河县黄氏后人黄治贵在《黄氏家规》专题在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推广宣传后,经常对黄氏族人这样要求。  

白河地处秦头楚尾,有着厚重的汉水文化积淀。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中,该县把家规家风建设作为一个重要载体,深入挖掘独具特色的家规家训。组织拍摄了《黄氏家规》专题,并在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播出,专题片以视频、文字、图片和家规原文注解、专家观点、采访札记等多种形式,以古代先贤、近代名人为重点,全方位展示推介白河黄氏家规的深刻内涵和现实意义。  

该县把家风建设作为党的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来抓,在全县开展了“传家训、守家规、正家风”主题活动,引导全县党员干部加强家规、家风、家庭建设,打造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家风”品牌,培育了崇德向善、奋发向上的清廉风尚。  

作为黄氏家族第38代传人的黄治贵。他谨记“诚实做人、勤奋做事”的家规家训,在外打拼多年,积累了第一桶金,当他看到乡亲们还不富裕,毅然返乡带领全村人民发展茶叶产业,领导村民发展茶园16000余亩,走出了一条致富路。他本人也先后多次被授予优秀共产党员、助人为乐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在茶业产业的带动下,仓房村贫困户黄朝云,种茶10余亩、养猪2头,2016年人均纯收入达到了4000多元。  

这就是家风的本质内涵,薪火世代相传,力量催人奋进。  

                             树立新风尚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和则业兴,家和则国安。  

卡子镇陈庄社区是一个新建移民搬迁小区,现有居民100户3000余人,社区居民来自附近十里八乡,以前,社区干部最为头痛的事就是调解邻里纠纷。  

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如何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卡子镇以“家风+新民风建设”为抓手,号召广大家庭悬挂家规家训,以家规家训作为行为准则和处事规范,引导民风向上向善。  

“在家规家风建设的推动下,现在整个社区民风好了起来,扯皮的少了,自律自强的人多了;怒目相向的少了,相见言欢的多了;干部的工作也好做些了,更能把精力集中到谋求发展上来了。”卡子社区书记陈世安对家规家风建设深有感触。  

白河县紧密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推进家风建设,开展了“优秀家规家训”征集宣传活动,编印《白河县优秀家规家训汇编》,作为两学一做的重要内容。  

倡导广大家庭悬挂家规家训、写一封家书、开展演讲比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引导群众主动参与,培育良好家风,以家风促社风、带民风。  

2017年4月8日,冷水镇村民吴方庆喜迁新居,没有以前亲朋好友前来道贺、大摆宴席的热闹场景,但红红的对联仍不失喜庆。  

面对前来道贺的群众,吴方庆说“家规中要求我们勤俭节约,村规民约中也要求我们不能铺张浪费,搬家一律不收礼。”  

红白喜事大操大办,人情份子水涨船高,酒席道场互相攀比,是多年来一直困扰群众摆脱贫困的“歪风”。深入推进家规家风建设,正无声地浸润着乡风民俗的转变。  

                           凝聚正能量  

“有困难,找老张。”在白河县茅坪镇,当地群众有一句口头禅。  

群众所说的老张叫张忠国,是一位多年扎根基层的警察,近年来张忠国为群众做好事、解难事、办实事100余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00多起,捐款5000余元,2016年6月,他被评为“安康市首届十大杰出警察”。  

面对群众的赞誉时,张忠国说:“我是一名党员,‘做人务实、做事勤奋’是我们老张家的家规,我只做了我该做的。  

正是在家风的熏陶下,凝聚了发展的正能量。  

家住冷水镇的贫困户李加能养有20多头白山羊,要扩大养殖规模,需要引进价格昂贵的种羊,这对他来说,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正当他愁眉不展时,冷水商会的杨先宝知道后给他免费送来了种羊,让他激动的热泪盈眶。  

“虽然我是一名普通群众,当我有能力帮助他人时,就要伸出援助之手,我们杨氏家规中‘和睦邻里’就是这样要求的。”杨先宝对帮助他人有着自已的看法。  

像杨先宝一样,社会各界人士都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帮扶工作,冷水商会16名会员结对帮扶26名贫困户发展农村产业、提供就业岗位,一成立就发放帮扶资金13000余元。  

白河在家规家风建设中,把家风建设与脱贫攻坚工作有机结合,以优良家风涵养良好作风,选优配强74个贫困村两委班子和第一书记,增强党员干部责任意识,引导8000名党员带动贫困群众脱贫。从2014年开始,首批启动的30个贫困村由32名县级领导挂联,76个县直单位包抓4000名干部结对帮扶5000贫困户,全县113个村共培育农村各类产业经营主体共428家,带动农户2.8万户,其中贫困户9600户。  

传家训,以规立家;守家规,修身齐家;正家风,文明传家。在秦楚边城一场紧密结合党的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家风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快建设美丽富裕新白河、同步够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优良的民风保障和精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