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业务之窗 > 宣传教育 > 正文

平利:“密集宣讲”掀起警示教育潮

作者:王晓军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17-04-10 00:00字体大小:

  3月7日上午,平利县委常委、纪委书记马朝阳在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向参加会议的代表、列席的委员、全体县级领导、各镇各部门、各人民团体、中省驻平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各镇镇长及退休的县级老干部代表共计380人宣讲全市集中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工作会议精神。

  3月19日上午,平利县纪委副书记、监察局长邓立海为全县220余名贫困村第一书记及村(社区)支部书记举行《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做亲民爱民、担当干净的村干部》专题讲座。

  3月24日,县纪委常委、监察局副局长吴高铭为全县基层工会的110余名财务人员就政策法律法规及财经纪律要求讲“廉政课”。

  3月25日,县纪委副书记陈旬利为平利农商银行总行党委班子、各支部书记、机关全体党员、各部室、网点负责人、城区党员宣讲中纪委十八届七中全会精神。

  …………

  这是一组平利县开展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活动的写真,县纪委常委班子带头,全县上下开展各种形式的警示教育达到110多场次,3月的平利,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警示教育潮”。

  2017年以来,平利县纪委监察局不断强化党风廉政警示教育工作,通过会风监督、公开曝光、典型案例通报、廉政文化进社区、常委带头讲廉政课、基地参观等多种形式,传导清风正气,警示教育党员干部自觉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警钟长鸣、防微杜渐。

  “小通报”挺起“大纪律”。抓早抓小是防腐倡廉的关键一步,县纪委监察局通过县纪委党风廉政网、县政府网站、“廉洁平利”微信公众号等平台,通过简短内容,把党员干部触碰纪律的小“行为”、小“动作”晾晒出来,做到“小事红脸”,防止违纪成为“大问题”,达到严管就是厚爱的效果,不断向全县党员干部敲响“纪律”警钟,强化大家遵纪守规意识,通过“小通报”,把纪律和规矩挺起来。

  用好典型案例,教育关键“群体”。通过大会播放专题片、印发通报、组织学习等方式,曝光县内查处的侵害群众利益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典型案例,对中省市通报曝光典型案例组织党员干部对照学习,同时形成集中查处违纪行为“问题集”,在严肃查处严格教育中,增强扶贫领域、惠农资金办理、“最后一公里”落实工作中党员干部的拒腐防变能力,树立纪律和规矩意识,做到按章办事,守住“红线”。

  县纪委书记带头,讲好“廉政课”。党员干部在工作纪律执行中做到“强经健骨”,必须做到党纪法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县纪委抓好“廉政课”教育这一常态化工作,由县纪委书记带头讲“廉政课”,纪委副书记、各常委、各室、各派驻纪检组、各镇纪委书记对各自负责、联系片区讲好廉政课,用“纪检讲师团”的形式,引领全县各级各部门掀起宣讲廉政法规、开展警示教育活动的热潮。

  建好警示教育基地,让廉政文化有个“家”。弘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地方优秀家规家训、村规民约、乡贤达人,在全县11个乡镇新建社区中推进廉政文化,抓好“党风廉政教育体验中心”基地和“党风政风民风”教育基地建设,结合脱贫攻坚,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在全县的11个镇分别布点培育了1个移风易俗示范村,推行村规民约,厚植廉洁文化土壤,让群众文化与廉政文化紧密相连。

  创新廉政教育新思维,构筑浓郁监督氛围。充分发挥平利县省级廉政文化进景区教育基地作用,加强组织镇村党员干部的参观学习,同时对县外兄弟县的好做法、建设好的廉政基地进行学习调研,利用平利网络平台、新媒体平台、大屏幕LED广告牌、城郊公交车及站牌播放廉政公益广告,营造廉政监督氛围,使党员干部和市民群众感受反腐败的“浓浓味道”,营造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