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廉政文化 > 廉政网评 > 正文

迷途知返路犹宽

作者:李菁子文章来源: 岚皋县纪委监委组宣部 发布时间:25-09-08 14:10字体大小:

 

上周与家人自驾去草原,本是一趟放松身心的旅程,却因为导航出错,让我们意外体会了一次“迷途知返”的深意。

月的草原,绿得肆意而奔放。我们驾车飞驰,视线所及全是接天的绿浪,路的尽头是低垂的湛蓝,仿佛一伸手就能触碰苍穹。偶有牧民与悠然吃草的羊群掠过,白色毡房如珍珠般散落在无边的翠色之中。风声裹着音乐灌满车厢,拂过耳畔,卷走了时间与烦恼。此刻,书本上的“风吹草低见牛羊”,忽然便有了生命。

导航也沉醉于眼前的美景,不知何时失了。等我们察觉路线偏离,已经多跑了九十多公里。家人急得直拍方向盘,懊恼“老司机”的自己居然也有出错的一天,可我却觉得这片意外的风景也不错那连绵起伏的高地之下,蜿蜒的小溪如银带般镶嵌在碧绿草场间,几匹马儿低头饮水,静谧如画。若不是走错,我们或许永远无法邂逅这样的景致。

重新设定路线后,车子掉头,循原路返回。看着导航上的绿色轨迹重新压在正确的方向上,心中竟生出一种莫名的踏实感。不禁让人感叹,草原行车真是好,即便开错了路也能依靠导航重回正途。此时,乌云骤然压境,远处传来低沉的闷雷,顷刻间,狂风裹挟着暴雨向我们袭来,雨声吞没了天地,在滂沱的寂静中,思绪如断线的雨珠坠向渺远的深处......

车痕在雨幕中渐深,恍惚间,人生的轨迹又何尝不是如此——最初的偏差,往往细微得难以察觉。或是第一次越过界限的妥协,或是第一次自我宽恕的让步,亦或是第一次心存侥幸的放纵。那些初始微小的偏差,若不及时修正,便如同草原上的车辙,在雨水的冲刷下越来越深,最终成为难以逾越的沟壑,让人再难回到正途。

正如行车需要导航指引方向,人生旅途同样需要内在的“导航系统”。这一系统的最可贵之处,在于刚偏离正轨时就能发出警报,让人不至于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然而现实生活中,并非每个人都能拥有这样时刻精准的“导航”,尤其对于肩负责任、手握权力的党员干部来说,更需主动构建并持续更新内心的“导航系统”,才能在纷繁诱惑中始终坚守正道。遗憾的是,人性弱点与权力腐蚀常使警报失灵:有人因权力膨胀而迷失自我,有人为一己私欲而放弃原则,更有甚者在群众反映和组织提醒后仍充耳不闻、一意孤行,直至坠入深渊。可见,最可怕的不是在道路上迷失,而是在迷途中执意前行而不自知;或明知有误,却因种种缘由不愿回头,最终陷入绝境。因此,那份觉察之明、悔改之勇,就显得尤为珍贵。

古语云:“见微而知著,防患于未然。”人生的智慧,或许就在此——在错误尚微小时及时觉察,在道路初偏离时及时校正,如此方能行稳致远。对于党员干部而言,这种“迷途知返”的自觉更是一种必备的政治素养。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常怀敬畏之心,敬畏党纪、敬畏历史、敬畏人民;要常持自省之念,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要常行改进之举,听得进批评、认得清偏差、改得正错误。唯有如此,才能在权力的道路上不偏航、在人生的旅途中不迷路。

天边的乌云渐渐散去,湛蓝的天空重新铺展,阳光洒落处泛起阵阵清香。驶过的草原依旧辽阔,我们离最初目的地也越来越近,但此时的心境已然不同。人生亦如此,只要有及时回头的勇气,有自省修正的觉悟,便永远不会太晚。迷途知返,前路犹宽,天地仍广。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在人生的旅途中,持一心清明,行一路端正,即便偶尔行差踏错,也能及时醒悟,回归正道,走向更广阔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