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生活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平利县纪委监委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积极履职尽责,用心用情化解“三访”。今年以来,全县纪检监察机关接收群众信访总量、重复访、越级访分别减少45.8%、73%、69%,为我党即将召开的“二十大”交上了一份“平安顺利、幸福安康”的合格答卷。
以百姓心为心,始终从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来源于工作生活的切身感受,烦心事少了、揪心事没了,“三感”自然就提升了。坚持从最困难的群众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最现实的利益出发,把小事当作大事办,站在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主动回应群众呼声,精准发力,切实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建立“一抓到底”工作机制,要求承办单位在核查反映问题时,不仅要严肃查处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更要一抓到底、全程跟进,监督督促相关镇村、部门整改落实,切实把群众的困难诉求解决好,把群众的现实利益维护好。今年以来,运用“一抓到底”机制办理群众信访举报线索17件,立案查处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7件7人,监督督促相关单位及时整改解决群众补贴兑现、政策落实等问题23个。
以鱼水情为系,始终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干部脚下沾有多少泥,群众心中就沉淀多少情。坚持把群众当亲人,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满怀真情实意,做到严谨细致。建立“两告知双承诺三反馈”机制,在信访受理和启动核查后,及时向群众进行告知,让他们感受到被重视、被关心、被维护,逐步提高对纪检监察机关的信任度;签订《双向承诺书》,对群众反映问题优先办理、快查快结、及时反馈,让群众不干扰核查、不重复信访,用白纸黑字的承诺书,给群众吃下“定心丸”;在线索处置、处理处分、问题解决后,适时向群众进行反馈,让群众的反映有着落、有说法。今年1至6月,签订《双向承诺书》20份,开展“两告知”“三反馈”85件次,有效化解实名举报信访15件。
以执行力为匙,始终让群众更有信心、更加信任。破解信访难题,关键在于执行力。聚焦信访办理质量和效率,建立领导带头包抓化解、“室、组、镇”联合化解、“一案一策”精准化解和“三色清单”督办化解等四项工作机制,着力提升群众满意度和信任度。对初信初访,要求包抓领导全程参与线索研判处置,对工作方案、处置报告严格审核把关;对重复访、越级访,制发《领导包抓重要信访案件责任清单》,细化落实到领导、到部室,定期通报进度,协调推动化解。对疑难复杂信访,由相关“室、组、镇”纪检监察力量组成工作专班,集中攻坚,全面核查化解。对舆情访、群体访,坚持“一案一策”精准制定方案,审慎有序推进化解。同时,对信访举报实行“三色清单”管理,用红、黄、绿三种颜色分别标识超期、接近时限、正常办理三种状态,按月通报提醒,提高办理效率。今年以来,累计接收信访举报65件,共标黄提醒25件次,标红督办8件次,已办结42件,平均办结时限减少10个工作日。
信访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始终牢记“人民就是江山”,把群众操心、烦心、揪心的事情,一件一件解决好,一事一事见实效,不辜负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视察时的殷殷嘱托和美好祝福,让“平安顺利、幸福安康”成为平利最鲜亮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