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县区动态 > 汉阴 > 正文

汉阴:深化标本兼治 做实以案促改

作者:王梦秋文章来源: 汉阴县纪委监委 发布时间:21-08-11 10:11字体大小:

 

“陈某身为中共党员和国家公职人员,法纪意识淡漠,自身贪念作祟,利用职务便利截留新农合基金用于个人日常消费支出,涉嫌贪污和挪用公款罪。依据有关规定,给予其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近日,汉阴县蒲溪镇召开以案促改干部整顿大会,利用近年来该镇发生的典型案例做深做实以案促改。

今年以来,汉阴县纪委监委立足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构建,坚持以“案”为基础、以“促”为关键、以“改”为目标,着力让案件“说话”、让警示入心、让回访暖心,用活用好“两个建议”,有效提升以案促改质效,实现惩治结果向预防成果的转化。

 

警示教育常态化 拉起预警防控线

“陈某的案例将时刻警醒着我们哪些事情不能做,哪些雷区不能踩。”

为有效发挥查办案件的治本作用,进一步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今年4月,县纪委监委将清退违纪资金现场会开到了村上,参会的一名党员干部深有感触地说道。

今年以来,该县坚持把宣布处分决定与警示教育同步开展,将案件原因剖析、处理依据、整改要求和对策建议等融入处分决定宣布的全过程,并增加“现场感”,把过去简单的宣读处分决定,升级为“摆违纪事实+讲处理依据+提整改建议+现场谈感悟”的警示教育“套餐”,既督促受处分党员认错悔错改错,又警示教育其他党员以身边人、身边事为鲜活教材,将党纪政务处分“一张纸”变为正人正己“一面镜”、相互批评学习“一堂课”。同时,以第四个纪律教育学习宣传月活动为契机,积极发挥警示教育片内容丰富、案例典型、震慑性强的特点,督促各级党员干部认真组织观看,并结合工作职责、角色定位谈认识谈体会,让警示教育作用入眼入脑入心,真正起到以案为鉴、以案明纪的效果。

今年以来,全县各级各单位共召开警示教育大会70余场次,走进警示教育基地现场接受警示教育80余场次,公开通报典型案例50起22人29个单位,曝光5批21起21人(次)。

 

 用好“两个建议” 精准点穴严把关

 

“责成你单位按照相关规定加强对全县中小学校内课后服务收费情况进行规范和管理,加强支出监管……”

“建议你镇进一步加强对村级项目资金的监管……”

用好纪律检查建议书和监察建议书也是该县深化以案促改的有效举措。该县立足于案件本身,积极发挥纪律检查建议书和监察建议书主动、灵活、适用范围广的优势,针对在查办案件过程中发现的制度不健全、落实不到位、履职不尽责和查办案件后需要完善整改的事项,对“症”开单,及时下发“两书”,帮助、指导、推动有关部门、行业和地方进一步完善制度规定、优化体制机制。

同时,为确保检查建议和监察建议落地有声,该县对“两书”全程跟进督办,必要时还采取回访、专项督查、书面报告等方式强化督促落实,确保工作建议“不打白条”,以案促改“不打折扣”。今年以来,该县纪委监委已发出纪律检查建议书1份、监察建议书3份,督促指导相关部门以问题为导向,查漏补缺,及时整改落实。

 

回访教育解心结 刚柔并济促整改

 

“回访组的到来让我再次感受到了组织带给我的关心和关爱,我也会谨记这次教训,以后在工作中更加细致认真,履职尽责。”一名回访对象感慨地说到。

汉阴县在坚持严格监督执纪的同时,坚持惩戒和教育相结合,严管和厚爱相统一原则,将关爱回访作为“后半篇”文章的关键环节,探索“一人一策、一案一策”个性化教育帮扶模式,通过与受处分党员及其家人见面,促膝谈心,了解被处分干部的思想、生活和工作动态,引导其重树信心、放下包袱、轻装上阵,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回应组织的关爱,切实增强回访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此外,对部分影响期已经结束的受处分党员长期跟踪,定向回访,确保处分执行效果。

“对犯过错的党员干部,不能一‘处’了之、一‘问’了事,既要帮助他们认识和改正错误,又要帮助他们卸下‘包袱’,解开思想疙瘩。”汉阴县纪委监委审理室负责人表示。

下一步,该县将切实把以案促改工作作为做好审查调查“后半篇文章”的重要抓手,坚持边查边改、边改边建,真正让执纪审查“后半篇文章”生动有力,让党员干部纪律教育入脑入心,努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