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县区动态 > 汉阴 > 正文

汉阴县:“三管齐下”提升派驻监督质效

作者:王俊男文章来源: 汉阴县纪委监委 发布时间:21-04-13 09:44字体大小:

 

近年来,汉阴县紧紧围绕新时期派驻监督工作新要求,不断加强对提升派驻监督质效的实践与探索,切实发挥好“派”的权威和“驻”的优势。2020年以来,全县10个派驻纪检监察组共处置问题线索47件,立案35件,全部消除“零立案”。

健全工作机制,明晰履责路径

“汉阴县纪委监委派驻机构工作规则和工作制度的出台,彻底打破了以往派驻机构各自为阵、凭经验办事的窘境,让派驻工作变得有章可循、有规可依。”驻县委办纪检监察组长张军在派驻机构工作座谈会上说道。

派驻工作怎么开展,监督对象怎么监督,监督单位的会议参不参加,一度成为困扰各派驻机构的心病。对此,汉阴县纪委监委在认真学习领会上级有关工作精神的基础上,多次召开派驻监督工作研讨会,形成了派驻机构工作“三个一”工作法“一个机制”建立县纪委监委领导班子成员“1+N”联系派驻机构工作机制,明确每名领导班子成员分别联系1-2个派驻纪检监察组,定期到派驻机构了解工作开展情况,对派驻监督工作进行全过程监督和指导。“一个规则”2021年1月,汉阴县探索性出台了《汉阴县纪委监委派驻机构工作规则》,对派驻机构的职责权限、工作重点、制度机制、考核奖惩、责任追究、支持保障等6个方面作出明确规定,为规范开展派驻监督工作提供依据和遵循。“一批制度”在出台派驻机构工作规则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制定了《汉阴县纪委监委派驻机构工作制度》,建立健全学习培训、联系指导、报告报备、参加会议、线索管理、案件审理、档案管理、协调联系8项工作制度,不断规范派驻机构工作,为充分发挥派驻监督作用赋能提效。

紧盯三个关键,做实日常监督

“上有所率,下有所进;上有所行,下有所仿。”驻县住建局纪检监察组长高震彬坦言,派驻监督的关键就是要紧盯关键少数、关键事项、关键节点,只有牢牢把握住了这些“关键”,派驻监督才能真正发挥效用。对此,县纪委监委坚持从三个关键破题,不断细化完善监督方式,切实推动由“盯重点”,向“管全面”迈进。

做到“两个突出”,紧盯关键少数。各派驻机构在县纪委监委领导下,紧盯归口监督单位关键少数,严格做到“两个突出”,即突出归口监督单位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监督,突出对管人、管钱、管物、管项目、权利集中、廉政风险较高的股室的监督,确保牵好归口监督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牛鼻子”。经过指导,各派驻机构归口建立了500余份科级领导及1400余份重点岗位人员廉政档案,并动态管理、及时更新。

明确风险高地,紧盯关键事项。归口监督单位多、业务跨度大一直是制约派驻机构发挥监督效能的关键,对此各派驻机构结合归口监督单位业务职能特点,准确把握在权力运行、资金管理、项目建设、选人用人等重要方面的风险点、隐患点,进行“嵌入式”“伴随式”监督。2020年以来,各派驻机构先后围绕新冠疫情防控、扶贫资金使用、工程项目招投标、食品药品监管、生态环保和安全生产责任落实等高风险事项自主开展监督检查63批次,发现突出问题88个。

做实日常监督,紧盯关键节点。县纪委监委各派驻机构坚持把抓关键节点与抓日常行为有机结合,做实做细重要时间节点的监督检查,把“四风”等隐患问题消灭在初始,解决在萌芽。2020年以来,各派驻机构利用元旦、春节、中秋、国庆等重要时间节点,主动出击,精准发力,聚焦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开展监督检查10余次,有效防止“四风”问题反弹。

 

注重协调联动,提升监督合力

“建立派驻机构与机关办案室的联系机制,就是要在机关内部加强沟通协作,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工作格局,进一步发挥好派驻监督力量。”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酒驾的案子初核报告不需要写的太过复杂,简明扼要说清问题即可……”机关第二纪检监察室干部向驻县卫健局纪检监察组干部介绍办案经验时说道。

针对以往派驻机构重监督、轻办案,机关纪检监察室重办案、轻监督方面的问题,县纪委监委从贯通融合方向破题,建立纪检监察室与派驻机构联系机制,不断提升监督执纪工作合力。

县纪委监委机关5个纪检监察室分别联系10个派驻纪检监察组,从问题线索处置、谈话笔录制作、撰写审查调查报告、案件移送等各个环节对派驻纪检监察组工作人员进行全过程指导把关,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有效破解派驻纪检监察组“不会办案”的问题。同时,按照“牵头统筹、指导协调、督促联系、审核把关”的工作定位,积极探索实行“纪检监察室+派驻纪检监察组”联动监督模式,实行人员互动、信息互通、任务互助、资源互补,形成执纪审查合力,既发挥县纪委监委纪检监察室主力军作用,又有效彰显派驻机构前沿哨所优势,达到了1+1>2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