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县区动态 > 岚皋 > 正文

岚皋县纪委监委机关:倾情帮扶解民忧 暖民心

作者:郭丽 曹婷婷文章来源: 岚皋县纪委监委 发布时间:21-11-24 15:03字体大小: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今年以来,岚皋县纪委监委机关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上持续用力,严格按照“四个不摘”要求,落实“五个一”工作机制,用情用力帮扶,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着力促进农民稳定增收,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

“请大家把本次参加消费帮扶的购物金额发到群里,驻村工作队集中统计。”

“徐生斌消费863元。”

“张华消费315元。”

……

短短几分钟,县纪委监委机关工作群就弹出了几十条消息,消费金额从几十元到上千元不等,这是该县纪委监委机关近日在帮扶村开展消费帮扶活动的一幕。

在石门镇芙蓉村广场,县纪委监委干部程光勇正在购买猪肉,“农村养的本地黑猪品质好,没有喂饲料,吃着也放心,我买几十斤回去,既帮助了养殖户,也方便了自己。”

“谢谢你们,家里只宰了一头猪,要是运到镇上去卖,自己没有人手还得花钱请人,在村上一天又卖不完,你们来了,真是帮我解决了大问题,肉在家门口还卖了个好价钱。”石门镇芙蓉村村民邱焦赞一边砍肉一边乐呵呵地说到。

“大姨,我们包的村有人在卖本地猪肉和鸡,要不要帮你买一点带回去?”县纪委监委干部刘美均正忙着给亲戚们打电话。

“干部不光自己买,还化身‘推销员’,利用微信、抖音、电话推荐帮扶村的农副产品,通过线上线下双向推销、以买代帮等形式,今年已销售农产品19.5万元”。岚皋县纪委常委徐生斌说。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到底如何,关键还要农民说了算。“多亏国家政策好,才有了今天的好日子!”今年62岁的石门镇新生村村民余自军说起眼下的生活,笑得合不拢嘴。原来,早在2016年县纪委监委机关就帮新生村规划黄花产业,发动村民种起了黄花,2018年出资10万元帮种植户购买种苗,协调10万元项目资金建起了黄花加工生产线,驻村工作队还邀请农业技术专家多次到村入户讲授黄花种植技术。依靠“一村一品”主导产业,村民就业有了保障,现如今以黄花、魔芋、蜂蜜、生猪、山羊等为代表的一批特色产业已经成为新生村和芙蓉村村民稳定创收的重要来源,也让产业托起了村民的幸福小康梦。

按照“摘帽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和过渡期巩固脱贫成果要求,今年,县纪委监委精心选派机关1名后备干部和1名有丰富农村工作经验的干部到帮扶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对边缘易致贫户、脱贫不稳定户等“五类户”落实干部结对帮扶,建立帮扶月走访工作机制,了解生产生活状况,每月向干部发送提醒函,细化工作任务,督促落实帮扶责任,及时解决联户帮扶中的“急难愁盼”,让群众吃上“定心丸”。

“屋里不要用无烟煤,烧柴火的时候窗户要开点缝透气,要是遇到微信头像是熟人让转账汇款的,一定要当面或者电话确认身份,千万不要上当受骗……”初冬的山风凛冽刺骨,今年九月份入职的县纪委监委干部牟庆红也有了自己的包挂户,按照联户帮扶责任人清单,她每个月都要按时入户走访。“感触最深的就是我包挂户门口的看家狗,现在看到我去了不会再一个劲儿地乱叫唤了。”牟庆红打趣地笑着说。从与贫困对象交朋友到成为帮扶户的贴心人,这是无数帮扶干部倾情帮扶的真实写照。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目标,广泛宣传脱贫攻坚伟大成就和党中央关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大决策部署,引导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问起驻村帮扶工作,县纪委监委派驻石门镇新生村驻村第一书记曹松贤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