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上纪检干部经常到我们村询问群众,了解我在岗履职和扶贫政策监督落实情况,指导督促我们扎实开展扶贫项目及资金的监督工作。现在,我们一点儿都不敢马虎,把村务监督落到实处……”。紫阳县东木镇关庙村监委会主任方大学面对县纪委干部如是说。
以上是紫阳县纪委在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中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县纪委瞄准脱贫攻坚主战场,下硬茬,出重拳,强化扶贫领域监督,为整县脱贫摘帽提供坚强保障。
一是及早统筹谋划部署。县纪委把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纳入重要监督工作,多次在纪委常委会、机关工作例会、专题学习会上安排专项治理工作,及早制定、下发《紫阳县2019年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统筹谋划,系统安排,夯实举措,落实责任,纵深推进专项治理工作。
二是形成合力抓专项治理。县纪委强化职能部门监督,以巡察、专项审计为抓手,加大扶贫领域监督检查。严格督促“八办三组五保障”部门做好自查“体检”,县纪委深入开展对检查的再检查,对监督的再监督。县纪委出台《紫阳县持续提升镇纪委直接监管村务监督委员会业务工作实施办法》,进一步督促村监委会聚焦主责主业,有效促进全县扶贫项目及资金的规范运行。
三是常态化监督检查推动落实。县纪委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紧盯上级巡视巡察、审计反馈的扶贫领域问题整改落实和脱贫攻坚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问题,由班子成员带队,进村入户实地摸排,了解各镇扶贫政策落实情况和党员领导干部履行脱贫攻坚工作职责情况。截至目前,共检查重点项目393个,发现问题85个,约谈分管领导23人,反馈书面整改意见22份。
四是始终保持正风反腐高压态势。对扶贫领域问题线索实行台账管理,专人负责,建立“月预警、季度通报、半年点评、年度考核”制度。持续推进“1+1+1+2+N”执纪执法工作团队模式,统筹纪检监察干部力量,持续有效推进“三转”,始终保持压力不减,力度不减,节奏不变,不断强化直查直办、快查快办工作力度。今年1-4月,全县共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13件,党纪政务处分14人,通报曝光典型案件4起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