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县区动态 > 平利 > 正文

平利:运用第一种形态强化监督执纪

作者:张春雷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19-05-17 08:20字体大小:

为扛牢压实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平利县各级党委积极探索创新,形成执行诫勉谈话“二制”“五要”“三忌”等行之有效的经验,进一步提升了全面从严监管的效果。2018年以来,全县共实施诫勉谈话30人次。

 

建章立制,前移监督关口。平利县长安镇党委秉持“预防在先”的原则,以工作实绩和群众满意度为标尺,通过建立健全两项制度,把好监督关口。一是建立领导干部民主评议制度,通过每年组织民主评议大会,对群众评议结果实行“亮、晒、比”,将评议为“不合格”的党员干部列为诫勉谈话对象;二是建立重点工作督查制度,每月定期对脱贫攻坚等重点工作进行督查,以督查结果作为诫勉谈话重要依据。镇纪委将确定的谈话对象建立诫勉谈话工作台账,报镇党委书记审批后由镇党委按期完成谈话工作。

 

坚持“五要”,体现严管厚爱。为体现组织关爱,平利县城关镇在诫勉谈话过程中坚持做到“五要”:一是政策要明,在实施诫勉谈话前,熟练掌握有关政策条文界限,做到有理有据;二是信息要准,全面准确掌握列入诫勉范围的原因,从思想、作风、知识、能力、成长经历等方面深入了解谈话对象的实时信息;三是时机要好,在群众意见大、干部本人处于困境、工作局面暂时无法推动等情况下,及时进行诫勉谈话;四是情理要分,针对诫勉对象不同的个性和心理状态,选择恰当的谈话方式喻理于情进行沟通,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五是作用要实,杜绝空洞说教,辩证分析诫勉谈话对象的问题性质及产生根源进行诫勉谈话,提高党员干部责任意识、担当意识、自律意识。

 

做到“三忌”,注重工作见效。平利县正阳镇党委围绕警示教育工作重心,坚持做到“三忌”,着力达到“治病救人”效果。即:一忌“临阵磨枪”,提前制定好谈话提纲,对谈话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抵抗或负面情绪做到预测研判,循序渐进切入,做到有备而谈;二忌“泛泛而谈”,围绕中心问题深刻剖析问题根源,做到有点而谈,不跑题、不发散,引导谈话对象明确知错、主动认错、自觉改错;三忌“一谈了之”,针对性制定诫勉谈话成效跟踪记录表,对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情况、后期工作表现等进行跟踪问效,防止“旧病复发”。正阳镇鄢家台村委会主任邵安清因在工作上存在畏难情绪,对于该村三组村民何权未办理土地审批手续非法占地建农家乐的行为没有及时采取措施加以制止, 20181018日,正阳镇党委对其实施了诫勉谈话。通过组织的诫勉,该同志有效转变工作作风,助力该村在2018年终考核时被正阳镇党委政府评为茶饮产业建设先进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