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儿的老人年纪大了腿脚不便,有的又重度残疾,手机操作更是一头雾水,多亏你们上门帮忙!”日前,平利县人社局和城关镇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来到位于该县的安康市福利院,耐心指导集中供养人员进行参保缴费、领待资格认证、社保卡办理等工作,在工作完成后,福利院负责人连声道谢。
此前,平利县纪委监委派驻县人社局纪检监察组在开展日常监督时发现,县域内的敬老院、福利院部分老年人未及时申领社保卡,有的年满60周岁但缴费年限不足,有的因行动不便且不会操作手机,在领待资格认证时出现“办理难”现象。该组负责人立即向驻在单位反馈问题,并督促立行立改。县人社局高度重视,迅速协调中国农业银行平利县支行,并安排县养老失业工伤保险经办中心和各镇便民服务中心成立“社保服务小分队”做好上门服务工作,确保全县到龄老人都能按时享受养老保险待遇。
今年以来,平利县纪委监委围绕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缴费、领待资格认证、社保卡办理等民生实事,紧盯县、镇、村(社区)社保经办窗口服务单位的作风问题开展监督检查,压实相关单位责任,持续推进养老社保领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着力推动解决参保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在该县纪委监委的推动下,县人社局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提升社保经办水平,如针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行动不便、手机操作难等问题,提供参保、缴费、办卡等“一站式”“上门式”服务。“对高龄、病残等行动不便的特殊人员无法完成自助认证的,我们采取上门服务的方式协助认证,让窗口向前移、群众少跑路,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满意度。”县人社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截至目前,全县完成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资格认证4.4万余人,其中通过上门服务帮助的老人2200余人,认证率100%,有效保障了领取养老保险待遇人员的权益。
“下一步,县纪委监委将积极履行‘再监督’职责,加大监督力度,推动人社部门加强社会保险基金安全监管防控,完善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工作机制,加强筛查比对分析,避免出现多领、冒领、错领养老金的现象,确保社保基金安全。”该县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