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支部书记工作不精细,造成村集体股份合作社经济损失,但鉴于其没有为个人谋取私利,且经过集体决策及时止损挽损,本人亦能积极配合,认清错误。在综合听取审理、案管、审查调查组意见基础上,经常委会会议研究,决定对其予以容错,免于追究责任。”旬阳市纪委监委案件审理室主任介绍到。
近年来,旬阳市纪委监委用活容错纠错机制,通过听取意见、专题审核、反馈公示、完善制度等措施,着力保护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坚持原则,精准区分,立好容错“风向标”。为避免“洗碗效应”,旬阳市纪委监委依据中省市有关规定,立足本地实际,制定《旬阳市党政干部容错纠错实施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综合考虑错误性质、情节后果、主观态度、群众反响等因素,坚持有利于推动决策部署落实、有利于全市健康持续发展、有利于民生福祉落地原则,明确“一心为公、积极作为、不可抗力、敢于担当、综合效果良好”等5个方面18种具体容错免责或从轻、减轻处理的情形,划出精准容错的鲜明界限,做到该容错的大胆容、不该容错的坚决不容,树起为担当者担当的鲜明导向。
把好关卡,守住红线,用好容错“度量衡”。在实施容错纠错时,为防止出现标准边界不清、实际操作弹性大、机制衔接不紧密等问题,坚持从申请、核实、会商、公示、决定、反馈、备案7个环节提出明确要求,建立由审理、案管、党风政风等多部门会商会审机制,在鼓励探索、支持创新、激励成功、包容失败的同时,立足规范问责、精准问责,保持正风肃纪不放松,划定安全责任事故、破坏生态环境、引发群体事件等5种不予容错的红线,把容错纠错的落脚点放在激发党员干部使命感、责任感上,释放激励担当作为、奋勇争先的强烈信号。
抓实机制,强化效果,升级容错“助推器”。对失职失责单位及个人容错的同时,统筹6项机制强化政治效果、纪法效果、社会效果。一是配套出台书面提醒工作机制,对于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发函书面提醒;二是健全纠错整改工作机制,运用纪检监察建议、监督检查考核等手段推动纠错整改;三是建立澄清正名工作机制,为受到不实反映、诬告陷害的干部消除负面影响;四是拓宽以案促改工作机制,聚焦多发易发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深化警示教育;五是完善廉政意见回复工作机制,明确符合容错免责的干部不影响提拔使用;六是全面落实回访教育工作机制,体现严管尺度和厚爱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