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们每天既要填护林日志,又要在‘生态护林员巡护’APP巡山打卡,现在只需要选择其中一种方式,完成巡护考勤就好了,方便又实用。”汉滨区吉河镇福滩村护林员陈余伟指着手机开心地说道。
近年来,汉滨区纪委监委将村级减负作为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小切口”,以“两精简三清理四规范”工作机制为抓手,着力纠治文山会海、督查检查调研扎堆、工作过度留痕、“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等加重基层负担的突出问题,从源头上为基层松绑减负,引导党员干部转作风提效能。
为了找准问题根源,该区纪委监委会同有关部门成立2个调研组,选取10个村、10个区直部门开展2轮次集中调研,按照职能职责分条块对困扰基层的报表多、台账多、会议多、留痕多、检查多、牌子多等问题依次“把脉”,组织区镇村三级研判“会诊”,研究解决问题“良方”。
在找准点上问题和面上规律的基础上,区纪委监委协助区委印发了以“两精简三清理四规范”为主要内容的村级组织减负增效工作实施方案,并在全区选取1个镇和5个点作为“实验田”进行试点。通过不断总结、完善、优化,对村级组织“表、牌、事”先后进行了两轮次精简和规范。同时,区委建立联席会议机制,区纪委书记为召集人,区纪委监委、区委办、区委组织部等部门为成员单位,定期会商研究解决具体问题。
通过一年多的运行,村级组织报表数量多、资料台账多、标识标牌多、工作专班多、参加会议多、证明事项超权责等“五多一超”现象得到明显改善。较上年同期,精简村级报表36项、台账12项,分别减少30.3%、20.7%;全区累计清理牌匾907个、制度标识854个,“牌子乱象”得到有力整治;优化调整村级《主体责任清单》《协助事项准入清单》《负面事项清单》,进一步明晰村级组织职责边界。
“前不久,我们抽取了一个镇的收文情况,通过统计对比,较去年同期下降了24.8%,成效还是很明显的。”该区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何静表示,针对部分区直部门发文多的问题,通过约谈提醒的方式,及时督促整改,有了较大改观。
为确保“两精简三清理四规范”各项措施要求落到实处,区纪委监委、区委组织部、区委干部作风工作专班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严明整治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村级减负增效工作纪律的通知》,明确了“五个一律、三个严禁”纪律要求。同时,区纪委监委将制度执行情况纳入日常监督重要内容,对推进减负工作不力、敷衍应付的单位和个人严肃追责问责,持续释放纠偏正向、一严到底的强烈信号。
“如今,我们村干部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抓发展了。”首批试点的汉滨区吉河镇福滩村党支部书记彭忠民介绍,今年以来,福滩村因地制宜发展烤烟、蔬菜、林果三大农业主导产业,解决了村内60余名富余劳动力的就近就业问题,切实带动了群众增收致富。
“下一步,区委在巩固前期减负成果的基础上,按照抓点示范、提标提质、全域覆盖、常态巩固的工作思路,着力在深化、减化、优化上积极探索、持续用力,以最坚决的态度、最有力的行动、最务实的举措抓紧抓实抓好为村级减负工作。”汉滨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曾海尧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