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专题栏目 > 清廉同心 安康同行 > 清廉要闻 > 正文

让多样化传播赋能廉洁文化建设

作者: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2-08-31 09:14字体大小:

廉洁文化好基因,激荡三秦三千年。在陕西,在历史发展中挖掘、整理、建设、传播廉洁文化,是为“本分”。

陕西文化底蕴深厚。我们的长项在于立于这一方厚土,廉洁文化内容丰厚,创新源泉活水不断;短板在于传播,在于信息畅通基础下的有效传播。

以下三点,或许可以成为传播廉洁文化的新路径。

一是变“内向静态传播”为“外向动态传播”。陕西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受深厚的廉洁文化滋养,“仁政爱民”“廉洁自律”“修齐治平”“克己奉公”早已成为三秦历代廉吏的人生理念。当代陕西人对“廉政”有认知,视“廉吏”为理想,但更多时候,只要是涉“廉”,就是“干部教育”,就多停留于警诫、规劝和说教,方式上以“内宣”“内训”为主,自上而下,单向传播。这几年最大的变化,是廉洁文化开始在广场、在学校、在社区、在地铁专列上有了广大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传播”。尤其是借助古典诗词和名典金句,清风扑面来,伴君一路行,陕西廉洁文化正在出圈,开始“活起来”和“动起来”。

二是变“写”出来的传播为“说出来”“唱出来”“弹出来”“演出来”的传播。这一点其实是观念变化带动的。历史上的陕西人习惯于奉行“理性内敛”,喜欢“多做少说”,相信“酒香不怕巷子深”,也拥趸“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前些年宣传廉政廉洁,也多以“公文体”文字为主,平面化单一展示。但现在我们欣喜地看到多样态的传播:80岁的老战士呼荣碧在延川县家风馆,给干部群众讲红色廉政故事;说书艺人、安塞腰鼓传承人结合非遗文化演绎廉洁元素。从话剧《路遥》到秦腔历史剧《太尉杨震》《天地粮仓》,再到李自成行宫廉政警示教育基地,有效解决了廉政教育的互动不足问题。场景的代入感、品牌IP的自主原创、传统题材的升级再造,陕西廉洁文化价值观的凸显和提升,诸多现象之作将场景化演绎变成了关键词。

三是变介质的“单通道”传播为全媒体“融通道”传播。陕西的廉洁文化有内容优势,但原先传播渠道单一,或纸媒或广电或网络,资源整合不够,系统整体不足。新媒体的发展使廉洁文化传播拥有了科技赋能的新翅膀。短视频、微信号、vlog、微电影、网络直播、VR和AR,还有方兴未艾的元宇宙纷至沓来,使得传播语态样态立体而丰富。国与家、中央与地方、干部与群众,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圈层联通。

我们欣喜地看到,陕西既守廉洁文化之正,同时顺应时需,联通圈层力求雅俗共赏和纵横联动。当然,打造富有三秦特色、深度立体的文化IP,将“廉洁”二字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文化而润其内,养德以固其本”,永远是陕西廉洁文化建设的责任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