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专题栏目 > 德润安康 家风促廉 > 德润安康 家风促廉·文字 > 正文

我的另一个父亲

作者:艾辛文章来源: 汉滨区人民检察院政治部 发布时间:21-10-20 10:30字体大小:

我这一生有两个父亲,一个是我的生父,一个是因缔结婚姻关系而接纳的爱人的父亲。今天我要写的就是这位与我没有血缘关系的父亲。

父亲甘武书,湖北竹溪人,中共党员,生于1930年,1949年参加革命,曾经在陕西安康境内白河、汉阴、镇坪等地工作数年,系安康市纪委监委离休干部,今年91岁,现居住于安康市第一干休所。

父亲共有五个孩子,三儿俩女。那个年代的父辈们,子女都较多。对于28年前的父亲,我不甚了解,所知晓的大都是源于爱人的讲述。只是有一件事记忆较为深刻,那就是父亲的大儿子因公在镇坪牺牲,老父亲白发人送黑发人因为伤心过度才离开镇坪来到安康。我也只见过那位牺牲大哥的照片,那个儿子长得很英俊,他是老人的骄傲,每每谈起,老人眼里总是噙满泪水。

我于1993年3月走进这位父亲的家,在与他相处的28年里,深感这位老父亲一生的不易。父亲平时不是很爱说话,但只要有感兴趣的话题他就会滔滔不绝。一直以来,他在我们面前都显得很坚强。曾经我也不明白一个已经90多岁的老人在经历了那么多沧桑以后,为何还能一直积极向上,充满了对生活的热情和向往,还满满的正能量。直到有一天,我于周末和爱人一起回家为他做饭,老人兴奋地从卧室抱出一摞他的荣誉证书和奖章盒,向我们分门别类地一一介绍他退休后的荣誉证书以及数次积极向灾区、疫区捐赠的证明等等,尤其是对“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爱不释手。他说,我已经在党70多年了。看着他颤抖的双手捧着的纪念章、看着他眼神里的喜悦和自豪,瞬间,我似乎什么都明白了……

这个91岁的老太爷、老革命,其所以能这样,是因为骨子里流淌着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的血脉。他是一个有信仰、有追求的人,信了就信一辈子,愿意跟共产党走,一走就是 70余年。对于他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现在联想起来,真的让我们后辈很感动,感动之余,更多的回馈是加倍对他的关心和关爱。

父亲文化程度不高,应该是念过几年私塾,相当于现在的初中文化程度吧。1949年参军,解放后留在地方工作,从事的都是党政部门工作。认识他的人都评价他是个正直的老干部,组织原则极强,甚至有些不近人情。20多年来,作为儿媳的我,如果从同志的角度来评价:我认为外人的评价比较客观。但如果从亲人的立场来评价:我认为这位父亲是一个明白事理、通情达理的好父亲。

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在长期的革命工作中,父亲的工作理念就是作为一个共产党人任何时候都要服从组织、听党安排,不欺骗组织,因此就有了他刚正不阿的一面。作为亲人,在28年相濡以沫的家庭亲情中,能够感受到的是一个拥有多子女的老父亲,在处理家庭及社会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客观公正以及包容和相互理解。

父亲有信仰、有责任、有担当。离休之后的父亲每天晚上会依次准时收看《新闻联播》《陕西新闻》《安康新闻》和天气预报,因为他比较关心国家大事、地方要闻,每周回家相聚,他都会与我们讨论;即使现在耳背,还忘记不了“大嗓门”教育我们工作千万要认真、不能犯错误等等;他会因为在电视节目中看到孩子工作的画面激动地打电话让孩子看xx新闻,也会因为老干局组织他们观光游览地方发展变化而兴奋地不停向你诉说。他说此生最大的愿望是想活着看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如今,他的愿望已经实现了,这个七月,他精神好极了。

父亲讲廉洁、讲诚信、讲公平。20多年来,耳濡目染了父亲的勤劳和廉洁。曾经在干休所看他离休后种菜、养鸡;曾经看他穿了多年的“老汉衫”补着很多补丁还舍不得扔、至今用的刷牙缸子上还印着“奋战襄渝线”的字样;曾经见到因为中央关爱老干部政策兑现迟缓他生气时的义愤填膺;也曾经看到他因为生病住院得知高干病房收费较高他要坚决退房回家的强硬态度。开心也好、生气也罢,都毫无疑问地表现出这个“倔老头儿”的鲜明个性。

父亲爱国家、爱人民、爱亲人。他会因为伟大祖国的每一场盛举而兴奋、会因为每一个“七一”而开心、会因为每一个“十一”而激动;哪里有灾情他会着急地睡不着觉,他会积极主动捐款,他会叹息国家有难不容易等等;这么多年来,1998的洪灾、2002的“非典”、2008的“汶川地震”、2021的“新冠疫情”,每一次他都高度关注且不忘献上绵薄之力;他会因为老伴重病耐心照顾数十年,以弥补昔日工作繁忙而疏于对妻子关心的内疚;他会因为乡下亲戚突遭变故在关键时刻施以援手;也会因为孩子面临困难之际默默给予公平公正的帮助。

曾经有一个场面让我很难忘记,那是他过90岁生日时,不善主动表态的老父亲在亲朋好友面前第一个站起来发言。他说:“我今年90岁了,不愁吃、不愁穿,最要感谢的就是中国共产党,能让我有这样幸福的生活,我很满足……”那天,老人穿着红色的衣服,显得精神矍铄。

平静的小日子、普通的离休生活。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克服着生活上的困难、行动上的不便;在孩子们正常的上班时间一般很少打电话、添麻烦;教育孩子做人做事没有豪言壮语,晚年生活中依旧对他的国家充满信心和希望。这个90多岁的老父亲啊,脊背已经佝偻、信仰却从未缺失;身体每况愈下、思想却积极向上。

林林总总的画面勾勒出父亲的形象,真实而丰满、质朴而生动。从他身上,我看到了老一辈共产党人的精神风骨。于一个家庭来讲,他是我们的父亲,健康快乐地活着就是一个“宝”;对于后辈来讲,坚定的共产党人精神就是传家之宝,父亲的良好品质我们会慢慢品鉴、回味,我们也将赓续他的精神,为党和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才无愧于做这样一位老共产党员的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