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泉县在用足用好正向激励措施的基础上,探索建立干部“反向倒逼”机制,通过负面刺激,最大限度的激发干部的自尊心和荣誉感,促进了干部队伍作风转变、能力提升,营造了敢于担当、主动作为的良好氛围。
分类施策,反向倒逼全覆盖。针对领导干部和一般干部不同层级属性,坚持分类施策。对领导干部,细化完善“能上能下”机制,明确18条“下”的显性负面清单,同步建立“下”的线索报告制度,采取纪检监察部门巡查发现、组织人事部门研判发现、县级领导和各镇各部门主要领导在日常工作中发现报告三种方式发现隐性“下”的线索,经研判核实后启动下的程序,通过“显隐结合”实现“下”的常态化。对一般干部,创新建立“退回”机制,围绕政治素质不过关、业务能力不适应、工作作风不务实等6个方面,细化明确19种不合格被“退回”的具体情形,并按照“单位确定、谈心谈话、个人申辩、组织复核、联席会议审定”等程序进行认定后,首批将47名干部退回组织人事部门,采取集中学习、实践锻炼等措施进行“回炉锻造”,帮助其整改提升。
抓住关键,动真碰硬夯责任。把反向倒逼制度执行情况作为各单位党组织和“一把手”履行主体责任的重要考核评价指标和党建工作专项述职的重要内容。对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一般及以下等次的单位,或脱贫攻坚、生态环保、安全生产、社会维稳、党风廉政等重点工作被“一票否决”的单位,刚性要求其党组织“下”1名分管领导、“退回”1-3名工作人员,真正把责任的板子打到具体人身上。凡年度工作完成情况在全市排名靠后,且不报送“下”的线索和“退回”干部的单位,由单位主要领导向县委说明情况,并由组织人社部门会同县纪委监委进行专项研判,一经发现有“应下不下、该退不退”的,予以全县通报批评,并严肃追究单位主要领导责任,取消其单位年度目标责任考核评优资格。
支持保护,撑腰壮胆去顾虑。针对一些领导干部担心在执行倒逼制度过程中受到非议、委屈或是误解,从而心存顾虑的问题,县委旗帜鲜明地为敢抓敢管的领导干部撑腰壮胆,一方面改进干部初始提名办法和考核评价机制,增加外部评价权重,强化党组织把关作用,吸纳“两代一委”参与干部评价,弱化单位内部推荐、评价权重,消除领导干部怕丢选票、怕得差评的顾虑;另一方面,建立纪检、公安、司法机关协作联动机制,对因敢抓敢管而遭受恶意诬告陷害、网上发帖炒作、无理缠闹上访,以及辱骂、骚扰、威胁等人身攻击等打击报复行为,依纪依法严厉打击,并及时予以澄清正名,消除领导干部怕诬告陷害、怕网上炒作、怕玷污名声等顾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