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业务之窗 > 法规制度 > 正文

打牢制度基础深化机制创新

作者:陈俊东 罗长宁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13-04-11 17:34字体大小:

打牢制度基础  深化机制创新

——安康市汉滨区深入推进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剪影

如何做到进一步加强对基层党员干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近年来,安康市汉滨区立足区情,大胆探索,着力通过一系列制度和机制创新,不断加大基层干部廉洁履职、勤政为民力度,增强了各级党委、政府深入推进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编织出一道党风廉政“防护网”,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

    ——建立片区纪工委制度,提升乡镇办案协作区制度的质量和效果。近年来,该区认真推行乡镇办案协作区制度,初核案件90件,转立案41件,给予党政纪处分47人,警示训诫8人,分别占镇办初核案件、立案、查处训诫总件次(人数)的24.9%37.6%44.7%,成效十分明显。

通过总结实践经验,2012又尝试探索建立了片区纪工委制度。将全区34个镇办、74个区直部门和单位,划分成8个片区,设立8个纪工委,每片区由一名区纪委常委担任纪工委书记,由所在片区镇办、区直部门和单位纪检组长(纪委书记)任纪工委委员,其职能从过去单一的查办案件拓展到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方方面面。全面负责指导所联片区镇办、部门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牵头处理片区群众来信来访,受理涉及党风党纪、政风政纪的检举、控告和申诉,协助查办干部违反党纪政纪案件等工作。该制度有效整合了基层纪检监察组织力量,使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工作格局更为立体化,把片区领导和工作机制固化下来,把标本兼治、查办案件与整体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有机统一起来,视野更加开阔,工作更为丰富,责任更加明确。

——建立四级便民服务体系,切实增强为民服务工作效果。以“转变作风、服务群众”为目标,积极探索解民忧、解民困、解民怨的科学途径,创新建立了便民服务工作体系。一是全面搭建四级便民服务工作平台。区上在纪委挂靠成立了区委群众工作部,增设1名纪委副书记和8名工作人员,专门负责便民服务体系建设工作。34个镇办建立了便民服务中心,779个村、社区建立了便民服务站,2031个街道、村民小组设立了便民服务点,并选配了中心户长,实现了区、镇(办)、村(社区)、组四级便民服务网络全覆盖。各级便民服务平台按要求配备了办公设施,科学设置服务窗口,落实工作人员,健全各项制度,有效畅通了群众诉求和办事渠道。二是建立并启用群众工作网络信息平台。与高校合作研发出“网上办公、信息查询、督查督办、投诉举报”为一体的群众工作网络服务系统,基本实现了群众事项在区、镇、村三级的快速批转和受理,确保了群众工作动态第一时间掌握,群众问题第一时间解决。三是积极推行镇村干部周二集中在村服务日制度。由包村干部组织村“三委”班子,每周二固定在村活动室集中办公,为群众提供政策宣传、纠纷调解、业务代办、技术培训等服务,真正把便民窗口延伸到村头。四是建立群众工作三级问题库制度。将群众反映的问题和诉求,通过收集、整理、建档,有机储存起来,并实行分级解决问题机制,属于村级解决的问题,“挂号”进入“村级问题库”,由村两委会研究解决;属于镇办解决的问题,进入“镇办级问题库”,由镇办党委会研究提出解决方案并组织实施;镇办层面无力解决的,由群众工作部根据情况交办给区直部门或提请区级领导召开联席会议进行研究。问题解决后,从“问题库”中“销号”进入“问题回收站”,并由问题责任人分类整理,分析该类问题产生的根源,研究制定整改防范措施,杜绝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2012年,全区四级便民服务平台累计接待群众25.7万人次,办理便民服务事项23.8万件;收集群众问题3769件,解决3588件;全区信访总人次和总件次与上年同比分别下降了32%34%。通过搭建平台,完善机制,方便了群众办事,转变了基层干部作风,拉近了党群干群关系,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

——完善创新工作机制,全面提升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水平。一是建立纪检监察初信初访快速处理机制,做到快速接访、快速化解、快速交办、快速处理、快速答复,使信访问题能够发现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住、处理得好,确保上访群众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最满意的答复。自建立此项机制来,全区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电话举报865件(次),初核了结434件,转立案170件,党政纪处分270人。二是建立重点对象监督制度,对镇办和区直部门“一把手”勤政廉政、履职行权、落实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执行民主集中制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监督。近年来,共对16个重点部门“一把手”进行了廉政监督,对60余个镇办、部门进行了经济责任审计,组织镇办、部门党政“一把手”述廉30余人次。三是完善廉情监测预警机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和廉情信息收集网络,设立区级廉情信息直报点154个,确定廉情直报员154名,保证了廉情预警机制的有效运行。四是健全完善信访案件复查复审工作机制,坚持“上下联动,逐级审查,逐级负责,逐级终结”的原则,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参与复查复审,确保了重信重访问题及时得到解决。近年来,全区通过复查复审,累计化解疑难重信重访案件16件次。五是在镇办接待“廉政灶”、点名接访、村民监督委员会、村(社区)干部离任审计等制度落实上,抓深化、抓巩固、抓提高,并尝试把廉政风险防控点向镇村两级延伸,成效明显,有力促进了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维护了农村的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