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廉政文化 > 廉政网评 > 正文

莫让“饭局”变“犯局”

作者:孟少猛文章来源: 石泉县委宣传部 发布时间:25-06-24 16:14字体大小:

日前,中央层面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工作专班、中央纪委办公厅公开通报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10名干部在学习教育期间违规吃喝、严重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再次敲响了作风建设的警钟。

违规吃喝看似小事,实则是关乎党心民心的大事。该典型问题中,涉案人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本应以身作则,却带头违纪,暴露出部分地方在干部教育管理和监督机制上的漏洞。广大党员干部应当以此为镜,时刻绷紧纪律之弦,莫让“饭局”变“犯局”,莫因“小节”失大节。

违规吃喝问题屡禁不止,根源在于部分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总开关”松动。一些人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视为“一阵风”,认为“吃顿饭”“喝杯酒”是小节,甚至以“人情往来”为借口自我麻痹。

当前,正值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关键节点,此类案件的查处与通报,既是对违纪者的严惩,更是对全党的警示。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清醒认识到,每一次违规吃喝都是对党性原则的背叛,每一次“破例”都可能成为滑向深渊的起点。唯有以案为鉴、以案促改,方能彻底铲除违规吃喝等“四风”问题的生存土壤。

纠治“四风”需久久为功,持续打好教育、制度、监督三管齐下“组合拳”。一要深化学习教育,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纳入党校培训必修课,用反面典型开展警示教育,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二要完善制度笼子,细化公务接待标准,探索建立公职人员“社交圈”报告制度,对违规吃喝实行“一案双查”,既追究当事人责任,也倒查领导责任。三要强化监督执纪,运用大数据技术筛查异常消费记录,鼓励群众举报,让违规吃喝无处遁形。唯有如此,才能让党员干部从“不敢吃”“不能吃”到“不想吃”,真正实现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