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第一次读《毛泽东选集》,便被幽默风趣的语言深深吸引。原来理论著作可以这样妙趣横生,处处闪烁着语言之美、思想之光、真理之甜。
优秀的理论文章不仅语言鲜活优美,还处处彰显着斗争性。保持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是党员干部的必备素养。通过阅读理论著作,想想革命先辈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的勇毅果敢,在开展工作时的拼劲干劲,再想想自己,曾为处理基层矛盾纠纷而瞻前顾后,不禁为自己缺乏斗争精神羞愧脸红。前进道路上、追梦征途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逃避妥协、退缩犹豫,显然解决不了问题。唯有以“一叶易色而知天下秋”的敏锐,预判事物发展走势,掌握斗争规律,总结斗争方法;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直面问题,揭露矛盾,同一切风险阻力作坚决斗争,才能愈挫愈勇、奋发进取,长才智,增本领,战苦难,建功业。
“为学之实,固在践履。”理论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在于转化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党的理论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每篇经典理论著作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各行各业的人都能从中学到指导实践的具体方法。《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一文中,列出了党委书记要善于当“班长”、把问题摆到桌面上来、学会“弹钢琴”等12条方法。2016年2月,中央明确要求各级党委(党组)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重温这篇著作。这充分彰显了经典理论篇章的顽强生命力和实践指导价值。值得我们深学习、实揣摩、细品味,从中悟规律、明方法、抓落实。
通过经典理论著作的阅读,使我逐渐对理论学习产生了兴趣。10年来,我常常利用零碎时间,学习理论著作、重要文件、领导讲话以及党报党刊、官方网站上的好文稿。遇有好的句子、故事、段落及时摘录下来,反复揣摩蕴含其中的思想内涵。每有学习感悟、工作所得,及时写成文稿发表。
经典之所以不朽,是因为它长在读者心中。坚持阅读经典理论著作,积极思考,勇于实践,那些读过的字句,终将如璀璨明灯,穿透迷雾,寒冷中给人温暖慰藉,黑暗中给人光明指引,迷茫中点燃奋进激情,带给我们战胜困难的勇气,指引我们守心克己、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