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作为新时代的纪检干部要以“入山问樵,入水问渔”的求知欲,念好“学当先”、“督把关”、“治病根”三字经,坚定不移正风肃纪反腐,服务保障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学”当先,做一名合格的求学人。当前正处于改革浪潮之巅,新形势下,新质生产力理论源源不断地产生,如何化解纪检干部对“新质生产力”的恐慌。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纪检干部要率先学理论、学政策、学业务。既要学习书本理论也要学习实践理论;既要学习上级文件及政策法规,也要学会因地制宜学以致用;既要熟悉业务,也要会实践操作,让理论知识、政策法规、业务技能与实践运用环环相扣,相辅相成。彻底扫除纪检干部在督导过程中出现“挂羊头,卖狗肉”的洋相,冒充“南郭先生”,被当做“门外汉”而吃上“闭门羹”。
“督”把关,做一名合格的阅卷人。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坚强保障,始终坚持问题导向,要以预防为主,消除隐患,化解风险。首先把好程序关,预防项目申报、采购、招标及其他行业领域等在推动工作过程中监管不到位,不按流程碰触红线底线情况。其次把好质量关,从苗头上切断“得过且过”侥幸心理,为推动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再次把好效益关,在当前节奏快,要求高,制度严的经济发展浪潮中,防止出现“面子工程、政绩工程”等虚把式,促使每一项工作落地见效,不能一干了之,切实让人民群众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治”病根,做一名合格的门诊人。门诊是第一道防线,要堵塞一切漏洞,起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作用。每名纪检干部都要成长为“门诊大夫”,不仅会“把脉”,更要会“治病救人”。治“懒病”,彻底扫除庸政懒政现象,激励党员干部主动作为,敢闯敢为,提升党员干部公信力。治“贪病”,将干部“吃拿卡要”,接受“小恩小惠”等微腐败现象扼杀在“潜伏期”,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敬畏之心,感恩之心,一心为公的理想信念。治“官瘾病”,督导党员干部清醒认识“官瘾”带来的危害,要立志做大事,发扬牺牲奉献精神,放下“做官威风”的臭架子,丢掉“做官发财”的坏思想,用心戒掉“大官瘾”,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出和谐的政治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