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强调,评估成效要用事实说话,开门抓评估,让群众评价,确保评估客观真实。第二批主题教育同群众联系更紧密,面对矛盾问题更复杂,群众期待解决的问题更具体。要始终坚持开门搞教育,主动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效于民,真正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主题教育的成效。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只有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才能让主题教育在群众身边活起来。党员干部要用好“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坚持问题导向,俯下身子、放下架子,深入基层、走入群众,用心贴心、以心换心,多听真心话、善听“弦外音”,把群众面临的问题发现出来,把群众的意见反映上来,把群众创造的经验总结出来,充分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参与主题教育的热情。要以群众为师,甘当群众小学生,针对群众不满意不答应的具体问题困难,耐心听取群众的整改意见、落实建议,从群众“呼声”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主题教育的起点在学,落点在干,只有将学习成果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才能使主题教育发挥最大效果。党员干部要深刻把握主题教育的人民立场,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的政绩,厚植为民情怀,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坚决杜绝心态“佛系”、状态“躺平”、工作“摆烂”问题,坚决摒弃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面子工程”、“花架子工程”。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要深刻把握主题教育重实践要求,躬身实干,勇于担当,发扬“事不过夜、事不避难、事争一流”的优良作风,强化“为民尽责、为民谋利、为民解忧”的务实精神,提高“说了就干、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执行力,切实把“问题清单”转化成“成效清单”、“急难愁盼”转化成“真抓实干”。
主题教育成效如何,群众看得最清楚、感受最真切、最有发言权。党员干部要坚持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主题教育成效的根本评判标准,将突出问题的整改方向、整改目标、整改期限和重点项目的建设内容、工程进度、完工时期主动向社会、向群众公开,让群众清楚了解主题教育干了什么、取得了什么成效。适时采取座谈交流、群众满意度调查等方式,动态检验主题教育“成色”,对群众满意的,加以提质升级,以制度的形式予以固化,巩固主题教育成果;对效果不理想、群众不满意的及时“回炉”补课,挤干“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水分,不断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