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一项真正取得实效的工作,必然是一项能让老百姓满意的工作。长期以来,在服务群众的过程中,一些干部存在只想往上跑不愿往下跑、只会说空话不敢说实话的务虚问题,一项工程完成了,往往是媒体满堂喝彩,百姓无人问津,损害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公信力。要扭转这一不良作风,作风建设工作首先要起到示范作用,真正做到掌握群众思想动态,回应群众关注热点,打破党群关系隔阂。
要整治“面子工程”,就决不能让自己变成“纸上功夫”。当前,一些作风建设工作重表轻里,流于形式,台账上罗列一条条精挑细选、无伤大雅的问题,往往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更有甚者,在台账上标注已经整改完成的作风问题,在实际工作中依然广泛存在,不过是抓得严时收敛一些,风头过后就又原形毕露,把纠治“形式主义”的作风建设,也做成了一项“形式主义”,最后,作风建设工作推进得井井有条,民众的实际办事体验却没有多大改善。
作风建设要取信于民,就必须拿出实际工作成效,切实解决群众关注的突出问题。作风建设并不是一项独立成型的工作,而是要渗透到实际工作中的方方面面,成风化俗,影响群众切身体验的,也恰恰是那些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领域。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是否得到改善,群众反馈的问题能否得到整改,这些做到了,作风建设成效不言自明,这些做不到,作风建设表面功夫做的再好,也只是无根之萍,风吹即散。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不可蜻蜓点水,不可虎头蛇尾,不可只是一阵风。距党的十八大召开已经过去十年,这十年来,党中央始终保持正风肃纪高压态势,狠刹歪风邪气,作风建设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但“四风”隐形变异和反弹回潮等问题依然存在,与腐败和作风问题的斗争仍在路上。作风建设不可懈怠,不可幻想毕其功于一役,必须抱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始终不渝的态度,守正笃实,久久为功。
国家兴废在于人民,要加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根本在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要做到作风建设取信于民,职能部门应立足实践,抓实整改;纪检监察机关应做细监督,加强回访;广大党员干部要加强党性修养,真正把好作风做成好习惯,以群众满意为标准,多方发力,推动作风建设不断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