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政之要在于廉洁,廉洁之本在于自律,自律之道在于防患于未然。近年来,全国各级纪检监察系统通报的腐败现象让人深忧,所查处的腐败案件发人深省,所总结的腐败教训令人深思,让我们从中受到了极大的触动,得到了深刻的警醒。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历史使命越光荣,奋斗目标越宏伟,执政环境越复杂,我们就越要增强忧患意识,越要从严治党,做到‘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纵观每一个腐败案件的背后,每一位落马的官员在走入职位的当初,都是怀着赤诚之心,以为人民、为国家服务贡献为蓝图的,但往往就是在施展自己的抱负之路上,未能守住廉洁底线,缺乏忧患意识,从而走入歧途,最终锒铛入狱。“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作为党员干部,身边诱惑颇多,如果没有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没有时刻反复警醒自己,那跌入深渊则易如反掌。正如在央视专题纪录片中一位落马高官所悔言:“人不能带走钱,钱却可以带走人,带走人的初心,带走人的信仰”。这个世界上没有后悔药,当达摩克里斯之剑落下时,一切都为时已晚。所以,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话,就是强调每一位党员干部要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荀子》有:“先事虑事,先患虑患。先事虑事谓之接,接则事优成;先患虑患谓之豫,豫则祸不生。”邓小平同志在改革之初就曾指出,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并不比发展时少。因此,更需要我们居安思危、防患未然,在处理问题时学会“下先手棋”。
今天,全面深化改革千帆竞发、百舸争流,需要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需要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改革前行的每一步,都面临着险象环生,都遭遇着暗流涌动,也必然会遇到更多新情况、新问题。如果不能在问题处于苗头时就解决问题,在机会刚显峥嵘时就抓住机会,就会“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贻误解决问题、破解难题、推进改革的最佳时机。因此,无论执政用权还是推进改革,就应该洞幽烛微、明察秋毫,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了然于胸,早做应对,才能避免将问题和矛盾由小拖大、由大拖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