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别让拖延症毁了你》、《七天治愈拖延症》……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微信朋友圈总是被类似的的文章刷屏,尤其到了年终盘点一年工作成果的时候,看到那么多因拖延未完成的任务清单,更觉失落,“年末焦虑”几乎变成了现代人的一道新“年关”。
诚然,这些文章之所以刷爆朋友圈,就是因为切中了当下很多青年人的心理状态和生活状态。而值得警惕的是,在我们青年党员干部队伍中也存在一些办事拖拉、效率低下的“拖延症”现象。
偶尔不能按时完成任务错过了最后时限,这或许与当前繁重而复杂的工作现状有关,但把“拖延”当成工作习惯,就是典型的作风问题。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在工作中缺乏激情,滋生了懈怠情绪,尤其是面对一些涉及面广、涉及人员多的复杂工作,瞻前顾后、犹豫不决,有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逃避心理;另一方面,一些干部遇事总是想拖延,也与自身能力素质有关,证明其缺乏驾驭复杂局面、科学管理时间、应对突发问题等方面的能力。
宋代诗人钱福的《明日歌》中“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被广为流传,人们也常用这四句话警醒那些办事拖延的人,勉励他们要积极进取、奋发有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干部,我们有理想、有冲劲,但仅此是远远不够的,我们不能只做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面对时代赋予我们的新任务新要求,“时不我待”的紧迫感、“马上就办”的责任心、“舍我其谁”的使命感才是工作态度的“正确打开方式”。
青年干部在工作中要杜绝拖延症,提升执行力,必须要克服遇事躲避“不愿为”的心态。须知行动上的弛缓拖沓、磨蹭懈怠归根结底是因为思想上不想谋事、不愿干事。而青年干部作为时代的生力军,作为干部队伍的新生力量,理应拿出干事创业的锐气和闯劲,发扬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工作作风,兢兢业业抓执行、抓落实。
必须要克服瞻前顾后“不敢为”的心态。工作中遇到问题在所难免,如果一味畏首畏尾、瞻前顾后,势必原地打圈、止步不前。因此必须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不论顺境还是逆境,挫折还是坦途,都应坚守住初心,积极面对挑战,尤其是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要有敢于啃“硬骨头”的担当精神,也要有“千磨万击还坚劲”的顽强意志。
必须要解决能力不足“不能为”的问题。增强效率意识和时间观念,对工作的“轻重缓急”有更清醒的认识,养成雷厉风行的干事品行,对该办的事要马上办,能快办的不慢办,一件一件抓落实,一项一项抓成效,才能办一件成一件,积小胜为大胜。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新时代是属于奋斗者的时代,我辈青年当及时勉励、珍惜机遇,以一颗积极进取的心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努力奋斗,以雷厉风行的态势干事创业,正如岳飞在《满江红》中所言:“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