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凤凰网湖南频道报道一起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典型问题:西湖管理区农业局因工作失职失责导致培训资金被套取问题。2018年4月至11月,西湖管理区农业局委托某培训公司开展扶贫产业培训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在培训过程中,区农业局对参训人数把关不严、培训资料审核不严,培训工作走过场、流于形式,导致该公司通过虚列人数等方式套取培训资金共计8.85万元。2019年6月,区农业局副局长夏安林受到党内警告处分,区农业局局长刘登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张纯2人受到诫勉谈话处理。相关违纪资金已追缴到位。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之歪风是阻碍政策落实、影响脱贫成效、破坏干群关系的“绊脚石”“拦路虎”,特别是现在正处于脱贫攻坚决战决胜期,这股歪风严重败坏了党的风气、损坏了党群干群关系、折损了国家财力物力,影响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从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近两年通报曝光的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典型案例来看,扶贫领域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歪风还刮得不小,而这些无疑都是在败坏队伍作风,令广大群众对基层扶贫的党员干部丧失信任,必须坚决纠正,刻不容缓。
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之歪风主要集中在监管不力、作风漂浮、违规决策、弄虚作假四个方面,很大原因是部分基层干部没有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工作只想着应付上级检查,认为学习的关键在于学习记录完备,工作的关键在于工作痕迹明显,工作的成效在于表格、数据达到标准,完全不在乎会议、文件精神是否领会,日常工作开展是否落到实处,成效是否能真正为百姓谋福利。但基层干部必须清醒认识到,无论是作假企图隐瞒、遮掩问题,还是编造假经验、假典型,都是对党不忠诚、投机取巧的表现。投机取巧只会弄巧成拙,弄虚作假最终会露出马脚,自欺欺人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对党员干部来说,与其煞费苦心“造盆景”“刷数据”“捂盖子”,不如老实干工作、诚实看问题、踏实抓整改。只有拿出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责任担当,拿出实实在在的成绩,才能经得起历史、人民的检验。
打赢脱贫攻坚战,重在实干、贵在精准。今年3月中央办公厅下发的《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要求,从政治高度认识破除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的重要性,严肃查处群众反映的“虚假式”脱贫、 “指标式”脱贫等问题。所以,广大基层干部必须沉下去,与老百姓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和贫困户相知相交,实实在在地解决贫困群众的实际问题,才能实现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