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同志受处分后,能够认真反思,吸取教训,不悲观、不失望,工作积极主动,特别是在脱贫攻坚中,能吃苦耐劳、任劳任怨,受到当地群众的认可和好评。”这是最近宁陕县纪委监委开展受处分人员回访教育时,某单位对受处分人员日常表现作出的评语。近日,该县纪委监委组织对2019年受到党纪政务处分的20名公职人员开展了回访教育,做实做细了案件处理“后半篇文章”。
坚持一案一策。该县按照“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精神,科学制定回访方案,拟定回访提纲,逐一分析回访对象思想、工作情况,提前熟悉受处分人员所犯错误性质和对处分决定的接受程度等基本情况。回访时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直奔被处分人所在单位,通过与受处分人员面对面交谈,倾听其对所犯错误的认识、个人想法及组织对其的评价,背靠背了解单位干部群众对其反映和评价,运用思想教育、政策解释等方法,肯定其成绩和进步,指出不足和改进方向,使受处分人员真正从思想上转化、行动上改正。
坚持分类处置。回访组采取单独访谈、集中座谈、侧面了解、委托回访等方式,做好做细受处分人员的疑惑解答、政策教育和相关疏导工作,通过挖掘思想症结、消除心理障碍,引导受处分党员正确认识问题,不断增强组织认同感和归属感。为确保惩处有力度,教育有温度,对彻底改正错误的,及时进行鼓励;对不理解党和国家政策法规的,进行耐心开导;对拒不认识错误的,进行批评教育,做到“既动刀子又开方子”。
坚持常态关怀。通过回访教育及时掌握受处分人员有关情况,主动协调受处分人员所在单位共同做好帮扶工作,对有实际困难的受处分人员,尽力做到政治上关心、思想上引导、权利上维护、生活上帮助。同时帮助其分析所犯错误或思想认识偏差的根源,让其卸下思想包袱,唤醒初心,重拾信心,振作精神,轻装上阵,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和健康向上的积极心态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中去。
通过开展回访教育工作,贯彻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避免对党员干部一“处”了之的情况发生,消除了受处分人员敏感多疑、消极抵触等心理,达到了良好的警示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