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汉阴县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部署,压紧压实“两个责任”,以“三化”建设为抓手,以审查调查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精准运用“四种形态”,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扎实开展专项治理,全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新成效。1至9月,全县纪检监察机关共处置问题线索311件,初核295件,立案160件(其中科级干部21人),结案135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35人。查处职务违法案件28件32人,查处移送职务犯罪案件5件5人。
层层尽责强化组织保障。县委定期召开县委常委会、县委书记专题会,反腐败协调小组会和“两个责任”落实点评会,研究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制定印发《党风廉政建设反腐败工作责任分工》,推行“一岗双责”“共性+个性”责任清单,形成全覆盖的责任传导体系。县纪委及时组织召开纪委全会、协调会、推进会,研究谋划年度和阶段工作任务,解决具体问题,推动工作落实。从人力财力物力上给予充分保障,不断提升审查调查工作设施设备标准化水平。坚持重点工作周汇总、月督导、季点评、定期通报、年终考核制度,实行分类分层差异化考核,促进工作落实。今年以来,先后问责“两个责任”落实不力的党委(党组)和纪委(纪检组)负责人15件21人。
重点突破提升工作质量。坚持把五个专项重点工作作为监督执纪问责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大查处力度,定期通报曝光。建立月汇总、月排名、月通报制度,采取约谈提醒、提级直查、跟踪督办等措施,强化专项整治效果。1至9月,查处党员干部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案件17件17人,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案件71件78人,查处扶贫领域案件89件91人,查处环保领域案件15件15人,查处影响营商环境案件29件31人,查处党员干部涉恶案件36件38人。实施“四种形态”分别为234人次、120人次、13人次、5人次。注重发挥案件治本功能,实现“查办一个案件、教育一批干部、完善一套制度、解决一类问题”的良好法纪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
环环紧扣夯实执纪基础。进一步完善来信、来访、来电、网络、微信“五位一体”举报受理平台,畅通信访举报渠道。严格落实领导干部点名接访、定期接访和信访举报民情直通车制度,认真开展“三访”活动和问题线索大起底、大排查,着力发现问题线索。建立问题线索月报告制度,定期召开问题线索集体排查会,做到线索处置有审批、有着落、有反馈、有监督。全面规范执纪审查领导体制、业务流程、职责划分、文书格式、监督管理等重点环节,重大疑难案件,组织机关办案能手实行联合“会诊”,审理室提前介入,加强对证据、事实、定性、量纪等过程的审查,积极构建执纪监督、执纪审查、案件审理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工作格局。
整合资源充实办案力量。实行办案协作区制度,通过交叉办案、提级查办等方式,加强片区内与片区间的协作配合,达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积极推进县纪委内设机构调整和统派纪检组整合统筹,进一步将人员力量向执纪审查一线集中,使机关参与办案相关的科室达到9个,从事审查调查人员达到73%,组建专业办案单元10个。镇纪委全部配齐专职书记、副书记、纪委委员和专职纪检干部,切实履行专职专责,县监委向10个镇和5个县直部门派驻监察员26名、监察员助理21名,进一步加强镇纪委工作力量。严格执行纪检干部调整调动报批程序,确保人员队伍的相对稳定,实现专人专用、专业专能,培养建立了一支能办案、会办案的执纪铁军。
健全制度形成长效机制。建立责任追究机制,以责任清单正向明责,责任追究反向问责,深化 “一案双查”,1至9月,共实施党内问责和问责领导干部35件37人。建立示范带动机制,在镇和部门开展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示范单位创建评选活动,在村开展“廉洁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探索构建符合农村实际的教育监督预防体系。建立跟踪督办机制,突出问题导向,坚持边察边改,立行立改,实行巡察“四不放过”,充分发挥巡察“利剑”作用。建立激励鼓励机制,修订完善机关鼓励激励、能上能下和容错纠错实施办法,在研判考核、评优树模、奖金发放、干部使用中充分运用“三项机制”,调动了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下一步,汉阴县将不断强化措施,补齐短板,扭住重点,狠抓落实,全力确保党风廉政建设和纪检监察工作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