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会议、文件、简报减少了,质量和效率提高了;工作拖拉、懒政怠政的少了,机关效能提高了;推诿扯皮、吃拿卡要的少了,营商环境好了;迎来送往、公款吃喝少了,推动落实多了……这些可喜的变化,正是岚皋县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加强作风建设呈现的积极变化。
自2014年开始,岚皋县委把每年的1月确定为作风建设月,连续8年在年初开展干部作风专项整饬工作,组织全县党员干部开展政策理论、党纪法规知识学习和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坚持问题导向,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教育党员干部牢记初心使命、增强责任担当,警示党员干部讲规矩、守纪律,引导党员干部提升能力、追赶超越,推动各项工作落细落实,促使全县党风政风焕然一新,民风社风不断好转。
牵住“牛鼻子”落实主体责任
作风建设必须牵住“牛鼻子”,落实好党委主体责任。岚皋县委以身作则、以上率下,立规矩、作承诺,走基层、解民忧,全县各级党组织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
2013年3月,县委制定出台《岚皋县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若干纪律规定》,提出改进工作作风6方面20条具体要求。从对县级领导干部每年深入基层调研天数、全县性的会议时间,到讲话发言时长、接待陪餐标准等等,纪律规定里都作出了具体或禁止性要求。
2014年的首个作风建设月启动大会上,县委书记周康成作动员讲话,要求抓住主要负责人、中层干部、执法部门和点滴小事“四个关键”,着力解决大局观念薄、纪律作风差、精神状态疲、服务意识淡、为政责任弱、自我要求松等六方面突出问题,确保实现改进干部作风、增强节约意识、形成发展合力、优化发展环境、推进工作落实五个目标。
2015年1月的作风建设月通过三个阶段、九个环节的整治,持续推进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政不为”行为问责、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后续整改、党员干部与群众多见面常联系等重点工作的落实。
2016年以来,县委每年确定一个主题内容,先后开展了“追赶超越我争先”“精准帮扶,勠力同心”“三查三治”“四比四看”等为主要内容的作风建设月,持续推进干部作风建设。
“作风建设必须常抓不懈,各级各部门要以‘作风建设月’为契机,统筹抓好疫情防控、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工作,围绕职责职能,大胆探索创新,出特色、争一流”。2021年工作日第一天,岚皋县召开“四比四看”作风建设月动员视频会,市政协副主席、县委书记周康成在会上强调。
转作风,发力在干部,落脚在群众,重点是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问题,推动工作落实,实现追赶超越,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我一开始也非常犹豫,没想到县上领导都非常支持我,让我把这个事情做下来。”家住石门镇街道的何青山这些年一直在从事快递代收工作,2018年想整合当地物流资源,创办一家快递公司,当地干部在走访了解情况后,积极为他出谋划策,协调解决场地等问题,2019年公司顺利开张,现成为岚皋县最大的物流公司。
这是该县开展“岚皋十问大讨论”“群众出题、干部答卷”活动以来,为群众解决的一个具体问题。全体县级干部围绕民生实事、干部作风和热点难点问题,到村组和厂矿企业,面向群众进行你问我答,促使全县各级党员干部纷纷深入基层,面对面听意见、心贴心解难题。
全县5600名干部与贫困户结对,454名帮扶干部被派驻到联系帮扶的贫困村,全县已经连续多年选派共计300余名“第一书记”到村任职……一批接着一批,干部走进基层、住在基层,舍小家、为大家,风里来、雨里去,白加黑、“5+2”,用辛劳和汗水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两不愁、三保障”,彻底消除了绝对贫困。
握紧“刀把子” 紧盯关键环节
近年来,岚皋县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紧盯关键少数、重点领域和重要节点,聚焦重点工作,精准监督执纪问责,对违反制度踩“红线”、闯“雷区”的行为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同时,紧盯“关键少数”,聚焦个别领导干部特权思想,狠刹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开展了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违规收送礼品礼金、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违规插手干预工程建设领域专项整治,紧盯“不吃公款吃老板”、收送电子红包等隐形变异“四风”问题,坚持露头就打,坚决防止问题反弹回潮。
针对“四风”问题由明转暗的特点,全县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拓宽信访举报渠道,及时向社会公布电话、信件和网络举报方式,接受群众举报;聚焦教育医疗、食品药品安全、脱贫攻坚、“扫黑除恶”、生态环保、营商环境领域,以及元旦、春节、“五一”、端午、中秋、国庆等重要节日,开展专项检查和明察暗访,将监督触角向基层延伸,内容向“食堂账”、专项资金账、会议费、培训费延伸。
“哪里问题突出,专项行动就跟进到哪里,哪里群众不满意,整治的‘利剑’就指向哪里,瞄准‘靶心’实施专项行动,狠刹作风顽疾,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氛围。”县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冯尚生说。
查工作纪律,查“高档酒”“天价烟”“天价茶”中的不正之风,查公款吃喝、公款旅游,查公车私用,查操办婚丧喜庆的不正之风和奢侈浪费行为,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开展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整治……
八年来,我县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四风”问题 155起,处理 155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52人,通报曝光典型案例75起。
常敲“警示钟”坚持抓早抓小
立足监督首要职责,出台《把握“四种形态”强化党员干部日常教育监督的意见》, 坚持挺纪在前,突出“长”“常”二字,坚持以发现问题、推动落实为目的,推动抓早抓小取得积极成效。灵活运用“四种形态”,实现工作重心从“事后问责”到“事前提醒教育”转变。对党员干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约谈提醒、批评教育,对违纪违法的及时处理,对本地查处的典型问题坚持查处一起,通报一起。
同时,在以文件通报、会议通报曝光的基础上,还通过县纪委监委网站及时将查处的典型案例在全县范围内进行通报曝光,将警示效果传递到“神经末梢”,让发生在“身边的事”成为最好的“清醒剂和教科书”,全面提高党员干部“免疫力”。去年以来,全县通过文件、会议、网络方式通报各类典型案件203起,曝光典型案例59起。
“点名道姓的通报曝光对当事人和我们广大干部来说触动是非常大的,教育警醒意义也非常深刻。” 在谈及近期县纪委监委网站上通报曝光的典型案例时,该县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人说道。
在坚持做到查处一个通报教育一片的同时,该县充分发挥典型案例“后半篇文章”的“活”教材作用,加强对违纪案件的剖析,扎实开展以案促改。同时,还在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及时转发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省纪委监委网站和市纪委监委网站通报曝光的典型案例,引导教育全县广大党员干部从中汲取深刻教训,切实增强纪律意识、规矩意识和底线意识,做到警钟长鸣。
“通报既是为了惩戒当事人,更是为了警醒更多人。今后,我们将持续用好通报曝光利器,让警示常新、震慑常在,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堤坝。”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治疗作风的沉疴顽疾不可能一劳永逸,优良作风需要长时间慢慢积淀养成。8年来,岚皋持续在释放一个信号,即抓作风建设力度不减、节奏不变,越往后执纪越严。作风建设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没有休止符,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