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紫阳县纪委监委认真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以党内监督为主导,促进各类监督贯通协调”部署要求,切实加强监督机制融合,促进监督力量融合,强化监督成果融合,不断拓展纪检监察监督、巡察监督与审计监督贯通协同的维度、精度、深度,“三类监督”贯通日趋紧密、协同高效。
加强监督机制融合,拓宽“三类监督”贯通协同高效的维度。为实现系统有机集成,县纪委监委、县委巡察办、县审计局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纪检监察监督巡察监督与审计监督贯通协同高效的实施办法(试行)》,各单位指定一名领导具体负责协作沟通、巡察或审计发现的问题线索移送、情况会商、信息通报等事项,明确加强工作统筹衔接、精准发现和移送问题线索、日常监督和案件查办协作配合等方面工作重点,进一步健全完善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全方位的联动协调机制,切实发挥纪检监察“刮骨疗毒”、巡察“政治体检”、审计“经济体检”作用,充分释放叠加效应。
促进监督力量融合,提升“三类监督”贯通协同高效的精度。为有效配置资源,凝聚监督合力,县纪委监委、县委巡察办、县审计局整合人员力量,紧盯重大工程、重点领域、重要岗位,抽调业务尖兵发挥各自专业优势开展联合监督检查。如,今年2月至4月,县纪委监委、县委巡察办、县审计局等单位抽调干部29名,组成5个联合监督检查组、1个综合协调组,对各镇和县直部门财务支出管理以及审计查出、巡察反馈涉及财务问题整改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发现问题490个,坚决杜绝改了又犯、敷衍整改、虚假整改等问题,持续传导责任压力,提升监督质效。
强化监督成果融合,增强“三类监督”贯通协同高效的深度。为进一步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县纪委监委着眼问题发现、移送办理、整改落实、结果反馈、成果运用等各环节,细化工作措施,力促“三类监督”衔接更加顺畅、配合更加紧密、问题移送更加精准。在监督准备阶段,通过开展专题辅导、业务培训等方式,提高全体纪检监察、巡察、审计干部发现问题的能力。在监督推进阶段,召开座谈推进会,互相交流经验,及时研究解决问题。监督检查结束后,对发现的涉嫌违纪违法问题进行集体研判,强化信息梳理比对分析,提出处置意见。在总结提升阶段,县纪委监委对联合监督检查工作进行全面复盘,对监督发现的突出问题,共商治本措施,共促长效治理,做细做实“后半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