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工作动态 > 县区动态 > 平利 > 正文

平利:“四项措施”推进初信初访办理

作者:张成红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19-04-28 00:00字体大小:
    今年以来,平利县纪委监委将提升初信初访办理质量作为信访举报工作的重点,通过创新方式方法,不断加大初信初访处置力度,强化直查快办和实名信访回复,紧盯关键少数严查突出问题,用好宣传功能规范信访诉求,实现群众满意率不断提升,风清气正社会生态正在形成。
   加大初信初访处置力度,提高初访解决质量。县纪委监委高度重视初信初访问题,严格落实首办责任,提高初信初访办结率;强化监督村务公开,全面督促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措施落实;认真及时就地解决好群众反映的问题,减少信访问题的周转环节。对群众关心的扶贫领域贫困户低保五保评定、惠农政策、涉农资金、低保救助、征地拆迁等反映强烈、关注度较高的问题,及时就地解决,减少或避免反映人因合理诉求得不到解决而越级上访或重复访,使纪检监察机关掌握信访处置主动权。  
   强化直查快办,做好实名信访回复。严格落实名信访举报反馈制度,确保群众举报“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对于已查结实名信访,要求核查组及时负责地向举报人反馈结果;对交办、转办的信访事项,要按期限报送处置结果及答复意见,确保群众合理诉求得到及时就地解决;对处理不及时、反馈不到位,甚至拖着不办,引起的越级访、重复访和非访问题,严肃问责。  
   紧盯关键少数,严查突出问题。紧盯“一把手”和领导班子成员等“关键少数”,对受理的科级领导干部的信访举报件定期进行梳理、排查、研判,严肃查处不收手、不收敛、不知止的党员干部。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严肃查办农村基层干部吃拿卡要、优亲厚友、截留私分、侵害群众利益等违纪违法行为,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
   加强宣传教育,规范信访人诉求表达行为。宣传教育是导向,规范信访举报工作,必须加大舆论宣传和教育引导。平利县纪委监委一是通过县电视台、网络、短信群发、微信推送等多种途径宣传纪检监察机关职责范围,对纪检监察范围外的信访举报问题,积极向群众宣传解释,引导群众归口反映问题;二是通过继续抓好民情信访直通车、点名接访等信访举报工作制度的落实,不断完善处理信访矛盾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夯实基层信访工作责任,创造良好的信访秩序;三是通过宣传普及法律知识,引导群众运用法律手段解决矛盾纠纷,抛弃信“访”不信“法”的错误认识,逐步建立起“合理、合法、逐级、有序”的信访新秩序。
         2019年一季度,平利县纪委监委机关共受理群众信访举报线索36件,其中,检举控告34件,初次举报28件,信访举报总体态势呈下降趋势,群众对反腐败工作的获得感不断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