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平利县委巡察机构牢牢把握政治巡察定位,在实现对村(社区)巡察全覆盖的基础上,将提升巡察质效作为重中之重,通过精准施策,推动对村(社区)巡察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深度转化。
依据经济发展、矛盾程度、基层治理、人口规模、党组织建设5个指标划分不同类型,采取“直接巡”“镇村(社区)一体巡”“部门带村(社区)巡”“提级巡”等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精准投放力量。把选优配强巡察队伍作为提升对村(社区)巡察质效的核心,从纪检监察、财政审计等领域抽调业务骨干,并配备熟悉农业农村(社区)工作的干部参与,成员之间业务互补,年龄阅历合理搭配。
巡察期间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通过“六必访”、院落会等形式收集民意,从群众“家常话”“牢骚话”中捕捉问题。探索“大数据+巡察”方式,运用“监督一点通”平台和公权力大数据监督手段,从惠农补贴、救助资金发放等数据中查找干部履职薄弱点和问题多发的风险点,对各类预警数据核实分析、交叉印证,及时锁定问题线索。
为确保巡察发现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在向镇党委、村(社区)党组织面对面反馈意见的同时,及时将反馈意见抄送纪检监察和组织部门;针对镇、村(社区)层面难以解决的问题,向相关职能部门制发巡察建议书,促进行业监管和源头治理。截至目前,十七届县委巡察反馈村(社区)问题到期完成整改841个,移交问题线索54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0人,为“小微权力”带上“紧箍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