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刚受到处分时,有压力,也有情绪。但组织没有放弃我,而是继续帮助我,使我加深了对自身所犯错误及危害的认识和理解,也真切感受到组织的温暖。”近日,受处分干部龚某在接受旬阳市纪委监委回访教育时发自肺腑地说道。
近年来,旬阳市纪委监委始终把回访教育工作作为强化日常监督、完善监督体系的重要环节,以“定期回访考察、帮助思想转化、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工作内容,为受处分人员“解心结”“开良方”,帮助“跌倒”的干部重新“站起来”,变“有错”干部为“有为”干部,扎实做好纪法监督的“后半篇文章”。今年以来,全市各镇各部门共对251名受到处理或处分人员进行了回访教育。
卸“包袱”解“疙瘩” 唤醒初心再出发
“正是组织及时‘扶一把’,让‘跌倒’的我还能重新‘站起来’。”日前,面对纪检监察干部的回访,蒋某感激地说:“组织没有放弃我,也没有忘记我。”
事情还得追溯到2018年。当时,蒋某是神河镇财政审计所所长,工作勤勤恳恳,但因疏于监管,长期将单位公章、预算专用章、项目资金专用章及其银行预留印鉴的私人印章全部交由会计肖某一人保管,导致肖某钻空子,挪用财政专项资金80万元用于购买网络彩票,2019年11月,蒋某因违反工作纪律受到撤销党内职务处分。
案件被查出后,消息就像是炸开锅一样瞬间传遍了整个乡镇。
被处分后,蒋某对工作、生活感到迷茫,精神状态消沉。为及时帮助蒋某祛除“心病”,旬阳市纪委监委根据其违纪性质和情节,“对症下药”开展回访教育。一方面帮助其本人清理思想上的“淤泥”,增强纪律规矩意识,勉励他放下包袱;另一方面积极与镇党委沟通,引导周围党员干部客观理性看待,为其减压。有了组织的教育和关怀,蒋某如释重负,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
动“刀子”开“方子” 暖心回访拾信心
“受处分后,调整了工作岗位,思想确实有落差,没想到纪委的领导主动找我谈心,这说明,组织上并没有抛弃我,我要放下思想包袱,以更饱满的精神投入工作……”曾因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工作纪律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的杜某,在该市组织的回访教育中动情地说。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就是要求各级党组织担当起管党治党的主体责任,真抓真管、敢抓敢管、常抓常管。”旬阳市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要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切实做好对受处分党员干部教育管理工作,持续跟踪受处分党员干部的思想状态,因人施策,以达到教育的最终目的。
既动“刀子”又开“方子”。在动辄则咎的同时,旬阳市纪委监委扎实做好受处分党员干部回访教育这一“后续工程”,除了做回访对象的思想工作外,还认真听取回访对象对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从而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排查和分析,研究制定相关办法和制度,促使党外监督和党内监督相结合。
祛“心病”除“顾虑”做好纪法监督的“后半篇文章”
近年来,旬阳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实时动态了解受处分人员在处分期内的思想认识、问题整改、工作实绩等情况,专门听取受处分人所在单位、身边同事、周围群众的意见,全面客观分析评价受处分人员的思想动态和现实表现,深入诊断受处分人员的思想症结,因人施策、对症治疗,采取有针对性的回访教育措施,帮助其认识错误、汲取教训、重树信心,打消“受处分就没有前途”的思想顾虑,促使心无旁骛投入工作。
同时,督促所在单位党组织切实扛起管党治党主体责任,注重对受处分人员从思想上引导、在生活中帮助,让受处分人员在全面从严的态度中感受到组织关怀的温度,推动回访教育工作取得实效。
“对受处分干部不能简单的一‘处’了之、一‘问’了事。”旬阳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要通过组织的关心关爱,帮助受处分干部唤醒初心、重整旗鼓,激励他们积极工作、担当作为,切实体现惩治和教育的政治效果、纪法效果、社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