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楚风,江南韵。平利作为女娲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和革命先驱廖乾五的故乡,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本土红色资源。今年以来,平利县纪委监委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要求,将廉洁文化建设列入全县纪检监察工作重点,深入挖掘平利本土文化中丰富的廉洁元素,聚力打造“清廉平利”廉洁文化品牌,以廉洁文化建设助力“三不”一体推进,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不断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社会清朗。
建设“三风馆”,打造廉洁教育基地。利用廉洁文化教育基地开展革命党性教育、反腐败警示教育,是平利县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内容之一。平利县纪委监委于2018年8月建成县级“党风政风家风”廉洁文化教育基地,基地以“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为主线,用反面案例警示为镜鉴,以版面、雕塑、实物和声光电等手段,全方位展示了党在新时期的反腐理念、反腐策略、反腐方式和平利县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措施及成效。让党员干部在看、听、感悟中接受廉政教育、加强党性锻炼。截止目前,共有400多个单位2万余人次到平利县“三风”教育中心参观学习。在这里,党员干部不光能接受纪律警示教育,而且能够从抓政风、严家风当中学思感悟,教育引导效果明显。
借力特色亮点,传承清廉家风家教。“家风正则民风淳,民风淳则社稷安”。平利县纪委监委通过家庭助廉、家风倡廉、阵地宣廉等多种举措,引导党员干部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目前,平利县11个镇都建有家风家训馆,或以革命先驱故居为载体开展红色教育,或是精心整理本土优秀传统家规家训和治家良言,再或者创新性地将廉洁教育点融入乡镇旅游线路。通过挖掘特色、整合资源、丰富载体,在全县掀起弘扬优秀家风家训的热潮,树立身边榜样,比照监督、遵守共进,不断推动廉洁文化融入寻常百姓家、走进群众心窝里。
创建廉洁村居,夯实乡村治理堡垒。为探索一套适应农村基层实际的党风廉政建设长效机制,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直抵“神经末梢”,平利县纪委监委借鉴实践经验,着眼机制创新,找准工作载体和抓手,在全县11个镇28个村(社区)开展以廉洁教育好、民主决策好、监督机制好、廉洁自律好、服务群众好“五个好”为目标的廉洁示范村创建工作。通过廉洁示范村(社区)创建,平利县培育了一批廉洁示范户,打造了一批廉洁教育场所,成立了一批村民自治互助会,办好了一批群众关心事,让廉洁理念深入人心,村(社区)治理更加高效,形成了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带头勤廉履职、公正规范用权、真情服务群众、引领清朗新风的良好局面。
丰富形式载体,延伸廉洁教育触角。平利县充分运用文化的渗透力、感染力和凝聚力,在各行业部门和县直机关建设廉洁文化窗口,丰富廉洁文化活动和载体,营造浓厚的机关廉洁文化氛围。在全面推进廉洁文化建设中,平利县税务局因地制宜地走出了一条具有平利税务特色的廉洁文化建设路子。县税务局以一体推进“三不”机制为统揽,依托女娲地域文化勤廉元素,传承本地红色基因,在中国税务精神、税纪新风和“平利税务五彩人生”文化引领下,深入开展廉洁文化建设,倾力打造“白石廉韵”廉洁文化品牌,营造出了“崇廉、学廉、践廉、守廉”的浓厚氛围和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推动全县税收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平利县以教育基地为平台,以地方题材为依托,以重点村落为示范,以机关部门为延伸,将历史文化、民俗风貌与党风、政风、家风建设相融合,让廉洁文化“无缝式”扎根、覆盖平利,营造出颂廉、倡廉、守廉的浓厚氛围,有力带动了全县党员干部群众整体精神风貌和工作作风的转变。
“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下一步,我们将严格按照《关于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的意见》要求,多途径、多形式助推廉洁文化建设走深走实,打造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廉洁文化成果,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平利县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