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廉政要闻 > 安康风纪 > 正文

让廉政文化扮靓金州大地——安康市打造廉政文化精品工程掠影

作者:景玉朝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14-01-08 11:04字体大小:
      2013年11月7日,是农历立冬时节,伴随丝丝寒意来临,静卧在女娲故里、“中国最美丽乡村”平利县城关镇龙头村的3A景区农耕文化园,游人稀少,略显清冷。上午9时许,一批特殊的“游客”到来,让似欲冬眠的园区再度热火起来,这些特殊“游客”无暇欣赏路边的徽派民居,也顾不上去茶园煮茶品茗,而在刻绘着《三字经》、《弟子规》、《爱莲说》、清风等廉政文化墙、廉政石头前,时而驻足拍照,时而专注聆听、交流记录,这批特殊的“游客”,是省、市纪委和安康市十个县区负责廉政文化建设工作的领导,是专程来观摩学习平利县纪委廉政文化进景区工作。他们行程紧凑,10时50分,省纪委常委高山和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陈俊哲等领导为全省首个廉政文化进景区示范点揭牌。此次揭牌,既把安康市打造廉政文化精品工程工作推向了高潮,也揭开了安康市、县区纪委廉政文化精品工程建设的收获季。
     2008年,市纪委牵头制定了市级廉政文化示范单位建设标准和管理办法,到2012年底,全市创建了近300个市级示范单位,15个省级示范单位。今年以来,市纪委分管领导和教研室按照市纪委常委会提出的纪检监察工作全市创优秀、全省争先进、全国出经验的“创争出”要求,提出打造廉政文化精品工程工作思路和目标任务,各县区纪委,抓结合、创特色、出亮点,全市廉政文化建设精彩纷呈、硕果盈枝,以其独特的魅力扮靓了金州大地,优化了廉政环境。
     高起点:平利打造全省廉政文化“第一景”
     平利县纪委充分利用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在廉政文化“六进”的基础上,拓宽廉政文化建设领域,以“清廉·勤俭·和谐”为主题,以3A景区城关镇龙头村农耕文化园为依托,将廉政文化建设拓展延伸到景区,与当地的女娲文化、农耕文化、茶文化和传统文化有机融合,通过在景区“一街、一场、一园、一馆、一区、一廊、一院、一所”的“八个一”场所,布局建设景区廉政文化,让游客在游览中,观景知廉、游后思廉,延伸扩大了对党员干部和社会公众的廉洁教育和影响,被省纪委命名为全省首家廉政文化进景区示范点。龙头景区老板肖业双告诉我们:“廉政文化进入景区后,给景区增添了不少文化气息,奔着园区廉政文化而来的游客比以前更多,举止更加文明,反响很好。”
     高山常委参观后,高度评价安康市和平利县纪委上下合力,积极作为,把廉政文化向基层延伸、向农村覆盖、向景区推进,在以景怡人、以文化人、以理喻人方面走在了全省前列。龙头村廉政文化进景区示范点的建成,是全省乡村旅游培育廉政文化的“第一村”,是全省廉政文化融入自然景观的“第一花”,是全省人文山水寄寓崇廉尚洁的“第一景”。
     大手笔:汉阴建成月河川道农村廉政文化示范带
     今年以来,汉阴县纪委按照“瞅准着眼点、选准切入点,找准着力点”的工作思路,选择人口稠密、集镇相连、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较多的月河川道,依托这里良好的公共基础设施平台和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在东起双乳镇、西至平梁镇,全长35公里的月河川道,点线结合,抓点串线,集中连片,打造月河川道农村廉政文化建设示范带,辐射带动全县农村廉政文化建设整体工作上台阶。在建设过程中,汉阴县纪委突出抓住上好一堂廉政教育课、创建一批省市廉政文化进农村示范点、举办一期廉政文化系列活动、开展一次农村廉政教育月活动、开展一次廉政公益宣传展“五个一”活动,重点打造了8个示范点,建成了龙岗公园廉政文化景观群和汉阴段月河川道一组大幅廉政文化宣传牌。
     他们以打造农村廉政文化建设示范带为抓手,推动廉洁示范村创建活动,建成达到“廉政教育好、民主决策好、村务公开好、监督机制好、廉洁自律好、群众反映好”六个好标准的廉洁示范村28个,进一步增强了村组干部廉洁履职意识,群众参与村务和监督干部的方式明显改进,村干部违规违纪问题明显减少。11月28日市纪委监察局、市农业局在汉阴县召开了全市廉政文化进农村工作现场会,推广汉阴打造农村廉政文化建设示范带经验。截止12月中旬,汉阴县创建省、市级农村廉政文化示范点6个,建廉政文化长廊18处、廉政文化广场13个、廉政书屋55个,开展廉政文化表演活动76场次,举办廉政书画展3场,讲廉政党课224场次,组建廉政文艺表演队伍13支,发“廉政建设倡议书”1300份,创建廉政教育基地1个。
     重特色:旬阳、石泉、白河创建活动异彩纷呈
     旬阳县纪委依托红军纪念馆,创建新的省级廉政教育基地,结合“司法一条街”建设,在全县22个镇建成廉政文化一条街。他们充分挖掘红二十五军在该县革命战斗时留下的珍贵史料,将红军战士爱民、护民、帮民等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为民务实、清正廉洁等场景做成浮雕群像,与崇廉、敬廉、尚廉、守廉提醒语等巧妙地融合一起,赋于红色文化新廉政元素,在原有的综合陈列馆增设了廉政教育展室,被省纪委命名为第三批省级廉政教育基地。据统计,目前共有来自6个省20多个市县的30余万社会各界人士来园祭奠和接受廉政教育。县纪委与普法宣传部门通力合作,将法制文化与廉政文化同步规划、建设,在全县22个镇建成了别具特色“法治廉政文化一条街”。
     石泉县纪委、教体局通过营造校园文化环境烘托宣廉、教师垂范促廉、寓教于乐学廉、多方互动助廉等活动,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廉政教育网络,深化廉政文化进校园影响力。对全县27所学校的校园环境建设统进行筹规划,把校园文化建设与廉政文化内容有机地融合起来,渗透到校园文化长廊、宣传橱窗、广播、板报、文化墙、绿化带等每一个载体,校园里的一亭、一石、一草、一木都释放出廉政文化的气息。各校都建立了校长和领导班子廉政报告、廉洁从政从教“一票否决”、师德档案制度,签定《师德师风公开承诺书》等,确保了“营养早餐”、贫困学生生活补助等惠民政策公开、透明、公正落实。先后培育省、市各级师德及教育工作先进典型60多名,12所学校创建为省市县廉政文化进校园示范单位。评选“诚信守法敬廉崇洁”小干部、廉洁小卫士予以表彰,用身边的榜样引领学生。通过“小手牵大手,大手牵小手”,把廉政文化延伸到家庭、社区,与整个社会的敬廉崇洁活动融于一体,学生与家长、教师、村(社区)群众的互动,达到了“廉政文化进一个学校、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效果。
白河县纪委按照“典型引路、整体推进、打造品牌”的廉政文化建设理念,在4个城镇社区、31个新型农村社区开展廉政文化创建活动。采取县镇村三级联动,搭建廉政书架(屋)育“廉”、清风媒介宣“廉”、廉洁家庭促“廉”三个平台,建立协调联动、经费保障、考核激励等制度保“廉”,注重与农村文化舞台搭建工程、文化县创建工程、和社区党建等相结合,丰富活动尚“廉”,组建群众自乐班35个,开展廉政文艺汇演活动65场次,创建市级“廉政文化进社区示范点”3个。茅坪镇枣树社区支书杨登宝说:“廉政文化进社区后,促进了社区事务公开,帮干部树清白、让居民弄明白,居民与社区干部关系更加和谐,社区工作比以前好搞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