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开展以来,安康市纪委监委认真履行牵头抓总与统筹协调职责,相继印发《关于开展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自查自纠工作方案》和《案件查处工作方案》,成立专项整治工作协调小组,连续三次召开工作推进会,有力有序推进专项整治工作。截止10月底,全市各县(市、区)各相关部门相继完成粮食领域基础数据信息的摸底统计和问题摸排工作,自查自纠发现问题82个,分类建立台账,制定整改措施和时限,已完成整改18个。全市办理涉粮领域违纪违法问题线索5件,立案1件。
摸底数,全面掌握问题情况。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监管、谁负责”原则,督促指导发改、财政、审计、国资、市场监管等部门主动对本单位、本系统监管的国有粮食企业、机构、粮库、粮食供销等情况开展“拉网式”排查,延伸至基层粮库,全面掌握情况,摸清问题底数。市纪委监委对十八大以来受理的粮食购销领域信访举报和问题线索进行“大起底”“大筛查”,梳理信访举报、监督检查、派驻监督、巡察监督中发现的涉粮问题线索18件,其中运用第一种形态处理7人,立案8件,处分8人。分类建立问题线索台帐,加强综合研判,对正在查办的及时跟进,对已办结的分析研判,进一步深挖存疑和隐蔽线索,提高问题线索质量。
强督导,有的放矢增强实效。抽调发改、财政、审计、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业务骨干组成检查组,对市粮食储备库,汉阴县、平利县国有和民营粮食购销企业开展专项监督检查。通过走访谈话,实地查看,抽样检测、查阅合同、财务账簿、原始凭证、会议记录等方式,对市、县两级3家国有粮食储备企业和5家民营粮食购销及储备企业进行检查。对紫阳、白河、旬阳、岚皋4县区开展粮食领域重点工作督导,发现问题15项并予以书面反馈,要求限期整改。通报曝光近年查办的粮食领域违纪违法问题典型案例4起,有效发挥警示震慑作用。同时指导督办部分县区正在办理的涉粮领域案件,对已经办结的阅卷检查,梳理归纳出两方面四类问题并提出工作措施和意见。
抓联动,专项巡察全面体检。10月中旬起,市委巡察办利用1个半月时间,对市发改委(粮食局)、财政局、市场监管局、粮食储备库等单位和各县(市、区)党委、政府开展粮食购销领域专项巡察,着力推动地方党委和政府、相关部门各司其职、联动互通。同时,市协调小组办公室加强与巡察组的联系沟通,按照边巡察边移交的原则,及时对接,快速处置,对反映集中、线索清晰的问题线索,集中优势力量,优先办理,及时通报曝光一批典型案例,形成强大震慑,推动专项整治工作走深走实。